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學生宿舍今昔

2011年8月21日

住學生宿舍、父母家、或者自己找一間小公寓?德國大約有二百二十萬名大學生,他們不僅要在大學讀書,還得找地方住。而且最好是負擔得起,離學校近的房子。

https://p.dw.com/p/12JJz
科隆市的一個學生宿舍圖片來源: DW / Suzanne Cords

一個洗手台、一個櫃子、一張小床和一張大書桌。小小的房間就再容不下更多的家具。來自塞爾維亞的大學生蒂亞娜‧米利諾維奇(Tijana Milinovic)住在一間很小的學生宿舍裡,只有11平方米。這個房間是科隆學生服務處幫她仲介的。"當我第一次進來時,我嚇了一跳。"這名25歲的女學生說:"家具很破舊,而且骯髒。"但是這位年輕的女學生並不擔心,她買了清潔用品將新家打掃得煥然一新。

軍營式的宿舍已經不多見

米利諾維奇算是比較倒楣的。她的宿舍是屬於少數僅存的軍營式的學生宿舍。這些宿舍都有長長的走廊,走廊左右隔成一個個小房間,公共澡堂就在走道的盡頭。新式學生宿舍的佈局則完全不一樣。原則上說,現在的學生住得比較以前舒適多了,大部分人喜歡和其他三到四個人合租一套住宅。

Studentenleben 2011: Wohnen
科隆大學學生服務處的新聞發言人克雷克圖片來源: DW / Suzanne Cords

學生宿舍裡的單人房已經比較少見。科隆大學學生服務處的新聞發言人柯爾內利婭‧格雷克(Cornelia Gerecke)說:"在我們這裡有設備齊全的廚房、浴室和陽台給所有的人使用。"新建的房間必須至少17平方米大。"這是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規定。"因為學生流動性高,所以宿舍經常得整修。房租平均在230歐元左右,包括水電和暖氣在內。這麼便宜的價錢在普通的房屋市場上找不到。

最好是靠近學校和酒館

科隆市有86所大學生宿舍,對一個擁有6萬4千名大學生的城市而言這個數量顯得太少。只有7,2%的大學生有學生宿舍可住。這在全德國比起來算是比較少的。格雷克說:"我們當然也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學生宿舍,但是,我們在市中心找不到土地可以蓋。沒有土地,我們就沒有辦法蓋新宿舍。"根據她的經驗,離開學校幾公里以外的地區就無法吸引學生去那裡住。大部分的學生選擇離校區近,最好是靠近酒吧的地方。想要找到理想的住處,最好提早上網去登記。

Studentenleben 2011: Wohnen
住宿學生共用廚房圖片來源: DW / Suzanne Cords

提供外籍學生特別服務

科隆的學生服務處為新來的外國學生提供特別的服務。有專門的人照顧他們的問題和需求。還有特別的項目來幫助這些新來的學生早一些融入這個社會,比如有輔導員可以幫助他們。格雷克說:"我們住宿的學生中有37%是外籍學生。我們盡量讓每一個宿舍同時有本地生和外籍學生。"

"把你的房間收拾乾淨"

根據全德學生服務處提供的訊息,僅有12%的德國大學生住在學社宿舍。37%的大學生選擇找一個公寓-- 自己住或是和別人分租。24%的大學生不是住家裡就是住在私人的合住住宅。幾年前在許多德國的大城市開始一種叫做"提供服務換取住宿"的居住模式。這種模式的想法是:大學生可以獲得住宿的機會,但是他必須協助這家人做家事或者幫忙照顧小孩。

Studentenleben 2011: Wohnen
讀醫科的施特古魏特搬回去和母親住圖片來源: DW / Suzanne Cords

讀醫科的哈羅德‧施特古魏特(Harold Steguweit)區外國上了一個學期的課,現在搬回科隆和母親住。"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他說:"對學生來說,主要的考慮當然是錢"。他母親的房子就在大學附近,施特古魏特不必付他母親房租。儘管如此,這名27歲的大學生其實還是希望可以搬出去住。"在父母的家裡,我永遠是小孩"。他的母親什麼事都管。他必須去適應一切。"她通常會先說:你為什麼不能在12點鐘以前回家?然後說:去把你的房間整理乾淨。"

作者:Suzanne Cords 編譯:邱璧輝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