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學者總結小泉時代

Martin Fritz2006年9月21日

德國日本問題專家馬丁∙舒爾茨認為,小泉執政期間,小泉純一郎在內政上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在任期五年裡集中精力進行體制改革,促進了日本經濟的復甦。但是在外交上,小泉的成果就不那麼光彩照人了。在亞洲,日本已經處於孤立狀態。

https://p.dw.com/p/99Ay
小泉走了,在亞洲鄰國留下了憤怒圖片來源: AP

隨著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所在的自民黨選出新任總裁,日本新一屆政府選舉也逐漸開幕。本周三,自民黨議員以大多數票選出持右翼保守政見的安倍晉三為新一任執政黨--自民黨總裁。9月26號議會將選舉安倍為新任日本首相。現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將退出政治舞台。

隨著日本自民黨總裁的更換,小泉時代宣告結束。過去五年裡,留一頭卷發的小泉純一郎廢除了許多日本的舊制度。今天的日本不再像過去那樣注重社會平等,在外交上走和平主義路線。市場經濟和全球化早已不再是新名詞。小泉的成功得益於他完全非日本的作風 -- 不是尋求妥協,而是直面紛爭;不是等待各方妥協後達成共識,而是集大權於一身,自己來做決定。

當他所在的自民黨不願實行他改革計劃的核心部分--日本郵政私有化的時候,他乾脆解散了議會,將黨內的對手趕出局,並直接向民眾呼籲,號召他們支持他的決定。他的計劃成功了,自民黨從此在議會獲得絕對多數,而世界最大的日本郵政儲蓄的私有化改革也得以貫徹執行。這項改革標誌著日本對國家政府機構進行精簡。還標誌著再分配的改革,因為日本政客是用郵政儲蓄的存款來支付為他們拉選票的說客們的。富士通研究所的馬丁∙舒爾茨認為:

「小泉純一郎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在過去的五年裡集中精力進行體制改革。在時間上他是幸運的,因為2000年,2001年日本經濟剛好降到了谷底。但是,倘若沒有他的改革政策,我們可能看不到今天日本所取得的成就。」

小泉執政期間,日本經歷了經濟的復甦。今年,日本經濟預計增長三個百分點。曾經陷入貸款危機的大型銀行如今不再書寫紅色的數字。日本失業率降低了四分之一。

但是,改革和經濟增長也伴隨著陣痛,就像小泉一開始就對日本民眾所講得那樣。中產階級縮小,貧富差距前所未有的大。除了東京日益繁榮之外,許多小城市和村莊幾乎成了沒有人煙的地方。日本國內的工作崗位逐漸向外國轉移,情況比其他工業國家還要嚴重。每兩輛日本汽車就有一輛不是在日本本國生產的。對許多日本國民來說,全球化給他們帶來的疼痛已經到達了忍耐的極點。沒有了小泉,改革的步伐將逐漸放慢。儘管如此,日本問題專家馬丁∙舒爾茨並不認為,日本將回到以前的狀態:「我們看到了很多結構調整的措施,尤其在大型企業裡;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樂觀情緒,認為日本將會在亞洲取得巨大的成就,因此我認為,日本不會重新回到90年代的經濟蕭條中。」

小泉在外交上的成果就不那麼光彩照人了。他加強了日本與美國的聯盟,在民眾的反對聲中派出日本士兵前往伊拉克。戰後和平主義的方針策略被這位64歲的首相以民族主義所代替。像是一種示威行為,小泉一再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和韓國因此在外交上與日本疏遠。在國際舞台上,日本獲得了新的自信,但是,在亞洲,這個島國雖然是經濟最強的國家,卻處於孤立的狀態下。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