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專家談治療網路成癮

2009年7月14日

本周德國私營電視台RTL對中國山東一家醫院使用"電擊"等療法戒除青少年網路成癮的問題進行了報導。報導中稱,許多家長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將孩子送入這所特殊的"治療中心"。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不僅要寫悔過書,還要完成在父母面前下跪,保證其從此不再對網路上癮等86項規定。7月14日,中國衞生部已勒令各地醫院停止使用"電擊療法",理由是存在安全隱患。而德國網戒專家則認為,"這是對青少年人權和尊嚴的侵犯。"

https://p.dw.com/p/IoqO
網咖是讓很多中國家長感到擔憂的場所圖片來源: AP

在德國電視台播放的畫面中,人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個學生模樣的短髮女孩被幾位醫生的助手按倒在病床上,她的四肢被固定在床的四角,嘴裡還塞著塊方布。女孩在幾經掙扎後,開始接受"電擊"治療。對於不服從管教的孩子,這家醫院的醫生還使用隔離法,例如:不允許與其他接受戒網治療的孩子進行交談,並要定期服藥。當記者問及醫院的護士發放的是什麼藥物時,回答是治療感冒的藥物。以上的畫面令德國網癮自救協會會長嘉布瑞爾拉.法爾科女士感到十分震驚,她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

「非常恐怖、無法想像。在德國沒有人用電擊治療網路成癮。因為德國歷史上有過那樣一段糟糕的年代,或許那個時代的人們還對電擊是什麼略有所知,但是現在的德國是不允許這樣對待一個普通公民的。不僅如此,德國也禁止馴獸師以電擊療法訓練動物。這兩樣在德國是無需討論的話題,是完全被禁止的。」

十年前,法爾科女士在德國創辦了一家名為"網路自救"(HSO)的協會和網站。每年大約有超過3000名網路痴迷者希望通過該協會戒除網癮。法爾科女士強調,協會並不是一開始就強迫人們必須要戒網。她認為,首先應對網路"癮君子"進行詳細的分類,例如:是網路游戲、網路色情電影還是網路交友,讓人們弄清自己究竟對什麼上癮。同時,自救協會網站上的所有戒網訓練課程和舉辦的活動都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對情況特別嚴重的家庭來說,一對一的戒網心理輔導更為重要。法爾科說:

「 我們經常會和父母們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協會幫助每個家庭制定每周的計劃表,用於觀察孩子戒網的情況。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很多輔導方法。但是我們更願意說,首先家長必須意識到,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應該知道是家長教育上出了問題。」

在該協會公佈的一份統計報告中顯示:德國現有6千萬網民,其中網路成癮的人佔3%到7%,相當於超過200萬德國人對網路產生依賴感。儘管如此,德國還沒有將網癮歸於精神病范疇中去。法爾科女士表示,當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時,父母們想到的不應該是把孩子推給醫院或某個機構,而是應該通過家庭環境,通過家長與孩子的共同努力達到解除網癮的目的。

與德國相比,早在幾年前中國的心理和精神專家們就開始治療網癮"患者"。2004年,首都北京作為全國最早開展"電擊療法"的試驗基地。當時就有專家反對以這種強制手段達到戒網的目的。對於束手無策的家長來說,昂貴的治療中心或許是他們最後的希望。即便如此,法爾科女士認為,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在幾個月內治癒網癮。她說:

「輔導執行之前,我們必須與家長和孩子討論,他們需要哪種治療方法,還要根據孩子的上癮時間,上癮程度,選擇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們也不能說2到3個月,準能戒掉網路,這是不可能的。」

目前中國網民的數量是9600萬。2008年中國出台了首部《網路成癮診斷標準》,將網癮歸入了精神病診斷范疇。診斷的標準和如何治療成了眼下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作者:嚴嚴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