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究竟要如何對待來自中國的投資?

Brigitte Scholtes
2022年10月29日

中遠海運集團入股漢堡港Tollerort貨櫃码頭的計劃在德國引起巨大爭議。不過有意思的是,過去幾年中國投資者對德國企業的收購興趣卻在有所減弱。

https://p.dw.com/p/4Ib4X
德國漢堡港和杜伊斯堡港是中歐班列在歐洲最主要的兩大目的地。
德國漢堡港和杜伊斯堡港是中歐班列在歐洲最主要的兩大目的地。圖片來源: Ren Pengfei/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德國漢斯‧伯克勒基金會(Hans-Böckler-Stiftung)所做的一份調查,2011年到2020年來自中國的總共193家投資企業在德國以全額股份或者多數佔比的股份完成243起收購案。但是2016年到2018年,中資企業在德國的收購案下降了40%。根據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安永的統計,去年中國企業在德國的收購案從28件增加到35件。

德國安永企業交易咨詢服務部的合夥人孫軼說,中資企業在德國的收購案數量較為平緩也與西方國家越來越多地對基礎設施和安全至關重要的部門的外國投資進行限制這一事實有關。歐盟今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了中國對歐盟市場的影響程度,該研究調查了哪些商品特別依賴個別供應國。這項調查是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之際進行的。調查顯示,包括衞生醫療用品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相關產品在內的137種商品中,有一半都依賴於中國的供貨,3%來自俄羅斯。

負責投資審核的德國聯邦經濟部已經向聯邦內閣表示,應當拒絕中國國資企業中遠海運入股漢堡港Tollerort貨櫃码頭。
負責投資審核的德國聯邦經濟部已經向聯邦內閣表示,應當拒絕中國國資企業中遠海運入股漢堡港Tollerort貨櫃码頭。圖片來源: Reuters/F. Bimmer

庫卡收購案拉響警報

2016年,德國聯邦政府已經開始意識到中國對德國國內經濟影響過大會帶來怎樣的後果。由於德國政府無法阻止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和工廠自動化生產企業庫卡,所以德國《對外經濟法》中相應的條文進行了修改。自此以後包括醫療技術、能源和通訊技術在內的行業的收購案均開始受到限制。這一限制也被擴展到人工智慧领域。如果中國投資者想在一家德國公司中獲得更大的股份,聯邦政府可以阻止這一計劃成形。

德國經濟研究所(IW)經濟學家魯舍(Christian Rusche)指出:「(德國)對可能出現的政治風險的認識已經提高。」他舉例說,德國政策性銀行復興信貸銀行(KfW)在2018年收購了德國輸電系統營運商50Hertz20%的股份以阻止中國國家電網(SGCC)涉入德國供電系統。2018年,德國聯邦政府採取了預防性干預措施,阻止中國投資者投資德國萊菲爾德金屬旋壓機製造公司(Leifeld Metal Spinning)。德國情報總局(BND)也認識到,從長期角度看,「專制的中國逐漸崛起成為全球大國」正在成為巨大的威脅。德國情報總局局長卡爾(Bruno Kahl)幾天前在聯邦議院舉行的一場聽證會上表示,德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在這方面太過幼稚,已經對一個「突然間似乎不再充滿善意」的權力形成了「痛苦的依賴」。

由於德國政府無法阻止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和工廠自動化生產企業庫卡,所以德國《對外經濟法》中相應的條文進行了修改。
由於德國政府無法阻止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和工廠自動化生產企業庫卡,所以德國《對外經濟法》中相應的條文進行了修改。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K.-J. Hildenbrand

困難的政治衝突格局

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中國問題專家盧切爾(Horst Löchel)警告說,草率做出的決定往往是天真的。他說,畢竟德國和中國緊密相連,有5000家德國公司在中國經營。德國有200萬個工作崗位依賴於出口。盧切爾說,在能源危機中德國試圖接近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但同时對中國越發持批評態度,這種態度是「虛偽」的。另外美國對歐洲和德國施加的在經濟上孤立中國的政治壓力也起到了作用。他還說,德國情報總局局長卡爾在聯邦議院舉行的聽證會上對學界(對中國)「盲目信任且太過天真」的說法並不恰當。

中國投資者對德國企業管理的干預程度究竟有多高,德國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魯舍指出,這個問題因個案而異。漢斯‧伯克勒基金會在其發表的2020年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的母公司會向德國的子公司施加的財務壓力明顯增加。報告指出:「在一些個案中,減薪和裁員成為中國股東目前提出的要求的一部分。一旦在收購期間簽署的區位保障協議到期,避免以企業經營為由引發解僱的保護也隨之失效。」

庫卡前首席執行官羅伊特爾(Till Reuter)曾在2016年表示支持美的收購庫卡公司,但是收購案完成兩年後他就離職了。今年夏天他曾警告說:「我們要在所有層面都減少依賴性,特別是針對中國的依賴性。」

中國人的海外收購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