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還是科研重地?

Armin Himmelrath2007年12月11日

近幾周來,德國教研部部長沙萬的喜訊不斷:兩名諾貝爾獎得主、數十億的科研經費專門用於鼓勵尖端科研、在最新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德國中學生在自然科學方面名次不錯。如此成績,似乎表明德國還是一個條件很不錯的科研重地。然而,德國不少專家卻持不同意見,認為這些捷報掩蓋了德國教研體系存在的弊端。

https://p.dw.com/p/CaJB
諾貝爾頒獎典禮圖片來源: dpa

布隆斯菲爾德(Lucas Brunsveld)是荷蘭人,分子生理學家,和世界各地都有聯繫,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科研工作。但一年前,他卻來到德國多特蒙德的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工作,組建自己的科研小組,原因是在此之前,他榮獲德國教研部和德國洪堡基金會共同頒發的國際上獎金最高的科學獎之一——索菲婭•柯瓦列夫斯卡婭獎。該獎2001年設立,旨在表彰和吸引學術成就卓越的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如果獲獎者願意到德國工作四年,主持一個科研小組的工作,便可得到高達120萬歐元的獎金。這項吸引國際尖端人才的舉措已經為德國帶來了可見的成效。迄今為止,已有57名科學家榮獲這一獎項,其中不少人已經結束了為期四年的在德研究工作,而在這些人當中,已有三分之二在項目結束之後留在了德國。就是布隆斯菲爾德也對能到德國進行科研表示非常滿意。他說:「當然,德國在科研領域還有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德國的學術基礎和學術品質還是很好的,比如說我所在的多特蒙德的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科研條件就非常出色,匯聚了國際科研精英。在這裡工作的科學家,有一半是外國人,都是為了科研來到多特蒙德,我很願意成為其中的一員。」

然而,德國並不是所有的年輕科學家都擁有這樣好的科研條件。德意志研究聯合會(DFG)主席克萊納(Matthias Kleiner)就很清楚,恰恰是德國的科研後繼人才面臨的困難相當大,得到的待遇很差:工作合同都是臨時性的、報酬不高、終日提心吊膽害怕被體制淘汰。而且,這種狀況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克萊納對此很不滿意,希望予以改進。他說:「目前最讓我頭疼、也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是,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對待德國學術界的年輕一代。」

其他國家就做得比德國好,比如說美國。科學家都讚揚美國的科研條件好,氣氛好,薪水待遇也明顯高於德國。因此,德國許多優秀後繼人才寧願「背井離鄉」、到大洋彼岸施展才華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一點德國政府已有所意識,被迫投入巨額經費,試圖使德國重新成為具有吸引力的科研重地,比如說,政府撥出19億歐元的巨額資金展開的「精英大學」稱號競選活動,就是加強德國科研實力的措施之一。該活動只聚焦科研,對此德國社會也有批評意見,比如德國聯邦總統克勒就提出明確要求,希望將來能夠在更多領域開展這樣的倡議活動。他說:「將來的競選活動也可以生成完全不同的排行榜。比如說,如果評選標準更符合文科的特點,或者也更多地考慮教學品質,而不單把科研放在首位的話,排行結果就可能不同。」

德國總統在此提出的批評代表了德國社會不少人的意見,那就是在德國,科學家的聲譽主要取決於他的科研成果,教學業績往往受到忽略,因此造成重科研、輕教學的局面。但如果搞不好教學,後繼人才的品質就有問題,因此,德國國內外的科學家經常都對德國的學術體系抱有懷疑態度。據統計,美國、法國、英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科研後繼人才來自國外,而在德國的博士生中,只有14%來自他國。但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秘書長博德(Christian Bode)卻認為,這並非德國特有的現象,而且,德國現在正在改進。他說:「在對國際年輕學者的吸引力方面,我們是有些落後。在某些學科領域我們甚至有些青黃不接。但我也可以從正面來看這個問題,那就是通過我們的科研促進計劃,通過我們在高校外開展的倡議活動,我們現在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吸引年輕有為的優秀科學家在德國落戶。我們估計可以以新的形式,新創大約6000個博士生位置。我們必須吸引世界各地最優秀的後繼人才到我們這裡攻讀博士學位。這樣做才符合我們的利益。」

從博士生鼓勵計劃,到獎金豐厚的索菲婭•柯瓦列夫斯卡婭獎,為了改善德國科研界的形象,德國政府已經採取了方方面面的措施。但問題是,要想持續加強德國作為科研重地的意義,單靠吸引和支持少數幾個人是不夠的。學術界的運作道理其實就像體育界一樣:只有基礎雄厚,才可能保持前列。換句話說,德國必須加強重視廣泛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