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太空雄心和抗霾"神器"

文木(摘編)
2016年12月20日

《焦點線上》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中印邁向太空的快速腳步,指出兩國太空計劃的背後也存在強烈的軍事目的。《柏林日報》則聚焦一位為抗霾"操心"的老外。

https://p.dw.com/p/2Ubw1
China Start von Tiangong-2 in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 Tang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和俄羅斯給太空計劃踩剎車的時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卻大步趕向前。"《焦點線上》一篇文章開頭這樣寫道。作者援引澳洲航天專家瓊斯(Morris Jones)表示:"我認為,中國現在的技術僅比美國落後十年。中國已經是個全球的領導者,如果現在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北京也可能會在航天領域佔主導地位。"他還指出,印度在航天領域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不過與中國差距還很大。印度的衛星技術雖然很先進,然而火箭技術以及載人航天的發展還不夠。

China Start von Tiangong-2 in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 Tang

尤其是中國的航天努力讓美國感到不快。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主席丹尼斯‧謝伊(Dennis Shea)曾經在美國眾議院太空與科學技術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中國更慎重、更全面的做法將為其帶來新的機會,在不遠的將來通過太空項目獲得重要的經濟、政治及外交利益。"他提出疑問:"我們是不是在太空競賽中已輸給了中國?"

自2003年起,中國成為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可以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11月末,兩名太空人結束了中國迄今為止最長的太空之旅。天宮二號為中國空間站的完成做準備。按照計劃,空間站將於2022年建完。如果ISS國際空間站按照計劃於2024年停止使用,中國將成為唯一在太空擁有永久性空間站的國家。

此外,中國也計劃在2020年左右向發射火星著陸器。中國發射的衛星超過180個並且計劃建立自己的全球導航系統。文章寫道:"中國軍事戰略家相信,能夠主導航天的就是未來戰爭中的勝者。這其中包括在宇宙中收集和傳送訊息,或者是破壞敵人的這種訊息傳輸。早在2007年,中國就成功測試了反衛星武器(ASAT),這在國際上引發了憤怒的情緒。"

題目為"航天競賽:中國和印度為'未來之戰'做準備"(Wettrennen im All: China und Indien rüsten sich für "Kriege der Zukunft")的文章接著提到了印度:"2014年,印度成為成功送探測器到火星的亞洲國家。印度也計劃建立自己的導航系統。未來5到6年,印度也準備發射載人飛船。2014年,印度成功發射了無人太空艙。"

大約90%的航空技術可以軍民兩用,這並不是秘密:"所以,印度和中國的太空計劃背後也存在強烈的軍事目的,這反映了地區的緊張氣氛和與美國的緊張關係。"

抗霾的洋"北漂"

《柏林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關注到一位在中國對抗霧霾的瑞士人李牧(Liam Bates)。作者開篇寫道,每年北京購物中心洋溢起聖誕氣氛的時候,這個城市也迎來霧霾期:"這個時候,來自瑞士發明人、商人李牧的產品銷售就會上升。"這名28歲的瑞士人發明了一款空氣淨化器。他說:"市場當然很巨大,我們找到了一個金礦。"

他並不是工程師,李牧形容自己是一個多功能人才。最開始他十分迷戀功夫,16歲的時候到中國的少林寺學藝。在瑞士讀完高中後他去了加拿大的溫哥華。在那裡學習了電影製作和漢學。之後他搬到北京,進入電視界,他擁有一檔大型旅遊節目。

標題為"與北京的霧霾抗爭"(Kämpfer gegen Pekings Smog)的文章接著寫道李牧關心空氣品質的初衷:"在溫哥華結識的未婚妻第一次來北京找他時出現嚴重的哮喘。隨李牧搬到北京後她還是有呼吸問題,李牧開始了關於霧霾的思索:"他對這件事情像著了魔,買了專業的顆粒測量儀器,對市面上的空氣淨化器進行系統測試。他的結論是,這些機器都沒有什麼用。"

作者Finn Mayer-Kuckuk接著寫道,李牧創立了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空氣淨化器。公司推出另外一款熱賣產品是價格不高的空氣品質檢測儀"鐳豆"。這些天北京戶外霧霾天,室內,李牧發明的空氣淨化器自動開到最足馬力:"哮喘患者感謝李牧。曾經的未婚妻現在已經是他的妻子了。"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