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川普,中德感情升溫劑?

文木(摘編)
2017年2月1日

德國《商報》指出,過去一年中德之間經歷了不少波瀾,現今,川普上台擔任美國總統,這或使得北京和柏林的距離再次拉近。《經濟周刊》則將目光投向呼籲北京要履行承諾,開放市場的在華外企。

https://p.dw.com/p/2WoLY
Deutschland China Flaggen am Tiananmen Platz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是一個好客之人。在位於施普雷河畔大使館接待訪客時,他會拿出茉莉花茶來招待對方。有的時候他會邀請客人共進晚餐。比如上個星期四。當時還是經濟部長的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接受史明德的邀請,同時,他以此發出了一個訊號:你們看,我們兩個有交流--我們還有許多共同的計劃。"德國《商報》本周三(2月1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開頭這樣寫道。作者接著指出,這樣的會面含有深意,因為中德關係經歷了並不輕鬆的一年。嘉布瑞爾自己也卷入其中:"中國企業對機器人製造商庫卡的收購案引發了一場關於德國高尖端技術保護的辯論。因為安全顧慮,嘉布瑞爾叫停了中国企业对愛思強的收購。北京對此相當不滿。去年11月份,嘉布瑞爾訪問中國的时候,中國商務部長高虎城甚至臨近取消了與他的會面。圈內人士擔心會出現一輪新的對抗。"
題目為"對手又成了夥伴"(Der Rivale ist wieder Partner)的文章接著寫道:"然而,現今,唐納德‧川普让兩個國家的距離再次拉近。這名美國總統發出徵收關稅的威脅,提出了保護主義政策。德國和中國都對美國難以捉摸的做法感到擔憂,這也使得兩國走近。上個星期,中國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通了一次長話,協調兩國策略。通常來講,這種消息不會滲透到外界。不過這次,中國官媒卻大肆宣傳,強調了德國與中國之間的密切配合。"

Eröffnung der chinesischen Handelskammer in Berlin Sigmar Gabriel Shi Mingde
嘉布瑞爾和史明德(摄於2014年1月)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Deutschland China Flaggen am Tiananmen Platz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聯合作者S. Scheuer 和K. Stratmann寫道:"多年以來德國都希望中國市場能夠進一步對德國開放。另外,從2014年開始,歐盟與中國就展開了達成一份投資協議的談判。但對話卡在市場準入問題上。"

現今情況可能出現變化。一名歐盟外交官對《商報》表示:"如果中國願意進一步開放市場,我們很快就能簽署投資協議。自由貿易協定能夠鞏固雙方的關係。這項協定會加強中國與德國,與歐洲之間的紐帶。但中國方面也要言行一致。"

說一套 做一套?

北京是否言行一致正是《經濟周刊》一篇文章的關注點。這篇本周三發表的文章題目為"說是自由貿易,實為'中國優先'" („China first" statt dem angekündigten freien Handel)。作者寫道,在達沃斯,習近平呼籲推動自由的世界貿易,事實上,他遵循卻是"中國優先":"因此德國風電設備公司Nordex 或是Repower早已撤出中國,因為只有中國廠商能夠在競標中勝出。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ss)瞭解德國公司的這些抱怨,並迅速發出呼籲,希望習近平能夠馬上落實承諾。"

除了自由貿易外,嚴格的資本管制也困擾著在華的外國企業,外企將盈利從中國轉移到本國越來越困難。北京推出的限制旨在阻止外匯流出:"限制中國人的規定也給德國企業帶來影響。"

作者指出,總體來講:"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盈利不如從前。位於北京的在華歐洲商會最近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4%被訪公司表示,中國部分的盈利高於其全球的平均盈利。因此,41%的公司計劃減少在中國的支出。"

文章接著寫道:"為了改善情況,西方公司做出施加更多壓力的決定。在華歐盟商會主席武特克(Jörg Wuttke)和西門子總裁凱颯(Joe Kaeser)都要求,北京應為歐洲企業提供中企在德國市場得到的市場準入條件。"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接受中國多家媒體採訪時要求中國進行更多改革,呼籲北京必須履行承諾。一名在北京的顧問表示,施加很大的壓力才能帶來行為的改變。文章最後指出:"'施壓'對德國的商業高管來說還只是一個理論上的選擇:他們對生意或因此受到影響的擔憂太大了。"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