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政治皮球」愛思強

王凡
2016年12月9日

德語媒體周五紛紛關注愛思強收購案的告吹。《南德意志報》稱,這家晶片企業已經成為了世界政治的玩偶;《法蘭克福匯報》更是將收購案的流產稱為德國的「政治烏龍球」。

https://p.dw.com/p/2U1yg
Deutschland Konzernzentrale des Maschinenbauunternehmens Aixtronin Herzogenrath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ixtron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幾個月前,還沒有幾個人聽說過這家德國晶片企業;如今,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也認識愛思強了,《南德意志報》周五(12月9日)的一篇文章在開頭這樣寫道。由於華盛頓的反對,福建宏芯對愛思強的收購案流產。

"愛思強已經成為了世界政治的玩偶。對於這家企業及其700名員工而言,未來難以預料。……會不會減產、裁員?這是有可能。如果是這樣,那很可惜。"

"從(愛思強)董事會成員們的角度來看,期待來自中國的投資是很容易理解的。這樣一來,他們就不用再每季度(為錢)緊張,而擁有了至少4、5年的可靠規劃,也不用再討論裁員的問題。這並不奇怪,畢竟北京領導層把半導體業當作一個重點行業。"

文章表示,類似的收購案對於打開重要的中國市場,可能也有意義。然而對於德國而言,中國國家資本在海外大舉收購也存在隱患,"讓受中國國家控制的企業接管整個行業,這正是中國的工業政策所計劃的"。

"對於政界而言,流產的愛思強收購案有著教育意義。如果德國想要在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必須要將中國的戰略計劃變成自己的。目前為止,柏林部委中只有一個有著現成的對華計劃:科技部。"

"政治烏龍球"

《法蘭克福匯報》周五同樣以"皮球"為主題評論了流產的愛思強收購案。文章寫道:最後,來自政界的阻力太大,中國投資者在美方對此否決後放棄了。

"德國聯邦經濟部舒舒服服地等歐巴馬的決議,而不用自己做出決定。在(經濟部長)嘉布瑞爾的中國之行前,他利用愛思強的機會構建阻力,反對越來越常見的中國對德國企業的收購。美國人提出來的安全顧慮是真有道理,還是背後有工業界利益的考量,很難判斷。但是這種政治吵鬧對於企業(愛思強)而言,最後絕對是不利的。"

文章表示,愛思強董事會早就在尋找一個資本雄厚的投資人,而福建宏芯本會投錢支持愛思強昂貴的研發計劃,讓其更容易進入重要的中國市場。"如今,盼望中的中國救援不會來了,暫時也看不到其他有意購買者,(愛思強的)員工不得不擔心工作崗位。如今甚至開始詢問國家援助:這是怎樣的一個政治烏龍球啊。"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