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環保遠慮 經濟近憂

文山(摘編)2015年11月12日

德語報刊注意到了施密特去世在中國媒體引發的反響,以及中國環保當前面臨的困境。

https://p.dw.com/p/1H4lm
China Umweltverschmutzung Symbolbild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世界報》駐華記者以"中國悼念'老朋友'施密特"為題,關注了中國國內對剛剛去世的德國前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的悼念。

"北京高規格悼念德國前總理施密特,而且其方式也不尋常。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總理李克強都不僅僅以職務身份,還以個人身份進行了弔唁。值得注意的是,周三晚的央視《新聞聯播》也在首要位置播發了這兩位國家領導人的唁電。"

Helmut Schmidt und Ehefrau Loki in China
1975年施密特以總理身份訪華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Heinrich Sanden

作為一檔通常只注重國內政治內容的新聞節目,《新聞聯播》隨後還播出了介紹施密特生平的短片,並將他稱作"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各大報刊則刊文讚揚施密特撰寫的有關中國的書籍與文章。《環球時報》認為施密特代表了 "獨特而深刻的立場與觀點"。施密特的著作也都被譯成了中文,獲得了相當高的銷量。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許多網友也為這位德國社民黨人點了蠟燭。

而審查官則密切注意中國社群網站,確保只有對施密特的正面言論才能出現在網上。對於中國的維權人士而言,施密特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他們批評施密特對北京政權侵犯人權行為的理解,而他抨擊西方指手畫腳的言論,也飽受人權人士的非議。施密特對89年六四事件的言論,也備受批評。對於施密特的批評言論根本不為微博所容。

德國《商報》則將目光投向了中國東北近日肆虐的霧霾。文章以"中國有多髒"為題,指出中國雖然在環保領域雄心勃勃,但是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

"關鍵問題是,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進一步跌破6.5%,北京當局會作出怎樣的反應。這不僅僅事關經濟刺激方案,還事關生態轉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如果屆時環保意味著工作崗位的流失,中央政府是否還會堅持嚴格的環保法規?"

文章接著以東北地區為例,指出東北是經濟轉型中犧牲最大的地區。"遼寧省、黑龍江省的經濟陷入了衰退,大規模的失業難以避免。現在,不少人呼籲在推行環保新規時,留出更多的過渡時間。而與此同時,入冬以來,東北地區的霧霾令人窒息。上周末沈陽的細顆粒物濃度達到了1200ppm,甚至還有一監測點測到了1400ppm的峰值。綠色和平將其稱為霧霾新紀錄。"

China Luftverschmutzung Smog in Shenyang
霧霾中的沈陽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Landov

作者在文末寫道:"中國有機會去兌現其綠色未來的承諾,中央政府制訂了雄心勃勃的目標,還有望成為巴黎氣候會議上的推動性力量。我們也只能希望,即便中國在經濟陷入困境時,也依然能堅持這樣的目標。這既符合中國的利益,也是全球各國的利益所在。"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