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我們需要更多的曼德拉

2013年12月6日

媒體和各國政界談到納爾遜‧曼德拉總是極盡贊譽之詞,無論是他生前,還是他去世後。而他本人則非常反對個人崇拜, 德國之聲非洲問題專家Claus Stäcker認為,曼德拉的偉大之處也正是這種謙遜的品格。

https://p.dw.com/p/1AU08
Stimmen und Reaktionen zum Tod Nelson Mandelas
圖片來源: Reuters/Mark Wessels

(德國之聲中文網)儘管媒體裡充滿了對曼德拉的贊譽之詞,人們對他的敬仰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有些見過曼德拉的人甚至會信誓旦旦的表示,曼德拉身上會散發出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即南非每每遭遇困難就會顯靈的"馬迪巴魔力",但曼德拉當然並不是聖人。

對曼德拉本人來說,這種針對他的個人崇拜令他非常不安。每當有人建議用他的名字命名街道,學校和研究院,為他建造銅像和博物館時,他總是會再三推辭。隨著他的去世,以曼德拉命名的建築物和紀念設施顯然會成為一種潮流。曼德拉總是會謙遜的表示,南非的成就是抵抗運動集體的榮譽,歸功於前輩的奮斗。歸功於甘地(Mahatma Ghandi), 艾伯特‧盧圖利(Albert Luthuli)以及他的摯友和同志奧利弗‧坦博(Oliver Tambo)。雖然坦博的功績不幸被部分淡忘,但正是坦博使非洲人國民大會贏得了世界的認可,創造了曼德拉神話,使曼德拉稱為享譽世界的人物,使他的聲望遍及斯匹茨皮爾根,東柏林,三藩市和北京。

當這名代號為46664的囚犯結束了27年的牢獄生涯,1990年重獲自由時,他已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偶像,神話和標誌性人物。人們對他的期望值極高,是任何一個人單憑一己之力都無法兌現的。

德國之聲評論員Claus Stäcker
圖片來源: DW

漫長的牢獄之災並沒有令他憤世嫉俗

面對這樣一位偉人,有誰會去追究那些影響他光輝形象的往事呢?年輕時他犯過一些錯誤,有過非婚生的子女。每每見到漂亮女人,他總是會忘乎所以,即便是成了國家元首,他也還是忘不了用並不恰當的方式同模特兒,歌星或者女記者調情。有誰還會譴責他當年作為非洲國民大會武裝力量領導人曾經制定過襲擊計劃呢?批評他固執己見,不依不饒的性格弱點呢?

1994年至1999年任職總統期間,他的政績並不是無懈可擊的。他推行的是實用主義和溫和的政治路線。許多迫在眉睫的問題被擱置一旁,日常政務也常常由他人代勞。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他有些表現也令人無法恭維,比如他同利比亞獨裁者卡扎菲的私人友誼,甚至他的一個孫子就是以卡扎菲命名的。總而言之,回過頭來看,他過往的一些言談舉止使他很難被稱為一名富有遠見的政治天才。

人們懷念曼德拉,是因為他做到了常人難以想像的事情,而漫長的牢獄之災顯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監獄沒有讓他屈服,但卻給他留下了烙印。曼德拉曾經說過,關押他的羅本島是他的"人生大學"。在那裡,他學會了遵守紀律,而同看守的對話,使他知道了什麼是謙卑,耐心和寬容。在那裡他由一名義憤填膺的年輕人變成了溫和睿智的成年人。當他重獲自由時,他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憤青",甚至都不是革命者了。他的一些同志顯然私下裡對此頗有微言,他們更期望發起一場全民族的革命。

尊重每一個人

他主張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和解。而事實證明,他的個人轉變正是他的強項:他擺脫了意識形態化的思維模式,超越自身從事的運動認清大局全局。他不會將持不同政見者當成敵人,而是耐心聆聽各種觀點。為了實現和解,他不惜一切個人代價。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成為黑人和白人,共產黨員和資本家,清教徒和穆斯林共同的榜樣。他是一名宣揚博愛的傳道士。南非音樂家馬布索(Sipho Hotstix Mabuse)在倫敦會晤過曼德拉後曾激動地說:"在他的身邊,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曼德拉讓他感受到,他和同時參加會晤活動的克林頓和查爾斯王子同樣受到尊重。對於曼德拉來說,無論是音樂家,總統,女王或者清潔工都會受到同樣的尊重。他會記住別人的姓名,會問候他的家人。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的微笑,幽默和不同凡響的開場白總是會立刻贏得聽眾的心。他的魅力令所有人折服,其中也包括他的政敵。

僅憑這種魅力,當然不足以使曼德拉變成聖賢,但人們對他的崇拜卻是可以理解的。人們會將他同甘地,達賴喇嘛或者馬丁路德金相提並論。曼德拉在世界歷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筆。正如美國總统歐巴馬所言,沒有曼德拉榜樣作用,他本人就不會成為美國總統。

有鑑於此,今天曼德拉獲得過高的贊譽,也就不足為奇了。他的政治生涯中當然也有敗筆,但這只能作為注腳。他的功績在於,他令人信服地踐行了人道主義,寬容以及非暴力精神。

曼德拉不是聖賢,而是一名有血有肉,有優點也有缺點,深受周邊環境影響的普通人。但要想找到一名比曼德拉更偉大的人,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世界多一點曼德拉,勢必會帶來很多變化,無論是在非洲,還是在柏林,耶路撒冷,抑或是在莫斯科。

作者:Claus Stäcker 編譯:達揚

責編:李京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