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採訪創造上海藍門的燈光藝術家巴茨

瞿曉2006年9月30日

米夏埃爾•巴茨,因為創作世界盃舉辦城市標誌藝術作品「藍門」而名噪一時,在這次「中國時代」活動上,他又給人們帶來了一出名為「漢堡---虹口」的文獻記錄朗誦劇,紀念上海的猶太人區。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這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

https://p.dw.com/p/9BmL
德國之聲記者採訪巴茨圖片來源: DW

在採訪中,他透露:「藍門」的創意不僅僅來自兩年前他在黃浦江邊散步觸發的靈感,更重要的是,這個借世界盃揚名的作品其實原本是為上海漢堡友好城市20周年創作的,為這次「中國時代」活動創作的。

德國之聲:我們知道您是一位燈光藝術大師,同時也從事劇本創作等等藝術活動,那麼最讓你感到驕傲的是您在哪方面的成就?

巴茨:不能具體說是哪個方面。我覺得,藝術能被大眾所接受才是最重要的。越是現代的藝術作品,現代的觀眾接受的面應該更廣,一般來說,在畫廊或者劇院這樣的場所,藝術作品就沒有那麼多觀眾所能接觸到,因此我更喜歡創作被很多很多人能接觸到、能接受的作品。比如「藍門」,我把整個城市作為我的舞台,在城市中穿梭來往的人群都是我的觀眾。這樣的作品就能讓我感到驕傲。

德國之聲:那麼「藍門」是您在燈光藝術創作方面最引以為自豪的作品嗎?

巴茨:應該不是吧?我第一次搞大型燈光藝術活動------就是把漢堡的整個倉庫城用燈光藝術包裝起來那次,那是我所有燈光藝術創作的開端,也因為那次的成功,也才會機會誕生後來的燈光藝術作品,因此對我來說最值得自豪。不過「藍門」是我到現在創作的最大的燈光藝術作品,尤其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它能跨洋過海在上海展示。

德國之聲:世界盃讓您成為聲名顯赫的藝術家,「藍門」成為了漢堡這座世界盃城市的足球藝術標誌,那麼您本人是一個球迷麼?

巴茨:我不是一個球迷。需要更正的是,「藍門」並不是為世界盃而創作設計的。這個靈感來源於我兩年前在黃浦江邊的散步,當時我想到的只是漢堡和上海姊妹城市20周年的活動,怎樣把這兩座風格迥異的城市融合在一個作品中才是我所關注的。當時選定用「門」的形式來表現只是因為漢堡習慣性的被稱為「通往世界的大門」,而上海在中國也被賦予了同樣的意義。我回到漢堡後,就為了實現這個創作而四處奔走,但是各個部門都告訴我:『對不起,我們沒有辦法為上海漢堡友好城市20周年的活動掏出那麼多錢來搞這麼一個玩意。』幸好這個時候世界盃來了,為各個比賽城市選定一個藝術創意作為城市標誌的評委們看到我的這個方案,都表示贊成,因此「藍門」在世界盃期間算是一直將錯就錯被看作是『球門』。直到現在世界盃的熱潮早就過去,『藍門』依然矗立在漢堡市的每個角落,這時候大家才意識到這個『門』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而不是世界盃簡單的陪襯。我很高興「中國時代」活動的到來給我的這個作品正名,讓它回歸到了我設計的本意。此外,上周我在上海浦東黃浦江邊給漢堡市政府贈送給上海的三座『藍門』揭幕。在上海,沒有世界盃,見到『藍門』的人都心領神會的聯想到這象徵著上海這座城市面朝世界開放的含義,這讓我感到很高興。同時這也說明了『藝術無國界』的真理。

Lichtkünstler Michael Batz
der lichtkuenstler michael batz, text: michael batz und sein projekt "das blaue tor zur welt" copyright:dw.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藍門」在漢堡據說有超過500個之多,您有具體數字麼?這個數字有什麼象徵意義呢?

巴茨:大型的「藍門」只有175座,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建築物天台都適合矗立一座這樣的「藍門」的,小門則到現在為止賣出了1000多座。我在上海的時候曾經試圖游說上海有關部門:上海比漢堡大10倍都不止,如果按照城市大小的比例,在上海矗立起上千座「藍門」,那上海的夜景將非常壯觀。可惜上海方面沒能接受我的提議。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周六,隨著「中國時代」活動接近尾聲,「藍門」也將完成自己的使命,熄滅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了。而上海的三座「藍門」由於觀眾的反響出奇的好,因此我聽說原定於月底關閉的計劃,現在要延長到10月才會關閉展示。這個作品不但中德兩國最主要的媒體都進行了相關報導,連美國、印度的媒體也都前來採訪,漢堡也因此贏得了國際聲譽的提高。

德國之聲:您的很多作品創意都來源於中國,比如「藍門」和這一次的朗誦劇,您對中國藝術界有什麼評價麼?

巴茨:中國的藝術家工作很專業,讓我吃驚的是,很多人的外語水準非常高。尤其值得讚揚的是,中國的藝術家創新性非常高,這是因為他們的資源很豐富。中國人不但有傳統深厚的藝術教養,同時也對新鮮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並且非常願意接受新鮮事物,這就使得中國藝術家善於吐故納新,創意往往「新老結合」。而這點正是目前大多德國藝術家乃至西方藝術家所缺乏的東西︰他們要不固執的抱殘守舊,拒絕一切新思維的影響,要麼就是拋棄掉傳統,完全創新。這都是不足取的。中國藝術家最寶貴之處就在於他們能把新藝術思想和老藝術形式完美的融合。

Lichtkünstler Michael Batz
der lichtkuenstler michael batz, text: michael batz und sein projekt "das blaue tor zur welt" copyright:dw.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但是我們似乎感覺到在燈光造型藝術創作方面,中國一是不多見,二是缺乏創意,您對此如何看待?

巴茨:其實中國也有很多好的燈光藝術作品。但是缺點的確也是非常明顯的,以上海為例子,這是一座燈光不夜城,所有的人都察覺到了燈光點綴他們的城市,讓這座城市魅力非凡。但有時,這座城市的燈光就顯得太泛濫、太浪費了。有一種思維上的誤區:就是燈光藝術就是要用高瓦數的探照燈打到建築物上,你這次用100瓦的燈,那好,下一次我就用150瓦的,甚至200瓦的,結果是把建築物照的雪亮,失去了對比度的美感,這不但造成了燈光污染,也浪費了能源。中國的燈光藝術創作者一定要明白:燈光藝術的效果並不是要靠「多」才能體現出來的。此外,在中國的燈光藝術創作上,存在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燈光廣告太多。浦東黃浦江邊的燈光的確很漂亮,但是仔細一看,裡面那麼多廣告招牌,這是很煞風景的,在黃浦江邊這種代表一個城市形象的地方,燈光作品應該更多的用來展示城市本身的風貌,而不是為企業做廣告。在巴黎,法國人就處理的很好,在一個著名廣場周圍的燈光作品中,他們就明確限制所有的燈光廣告都必須用同樣規格大小的字體,統一的白色,決不容許燈光廣告喧賓奪主。畢竟。燈光藝術作品可以成為一個城市的標誌的點綴,但是燈光廣告怎麼都不可能具有這樣的功效。黃浦江兩岸是一個很好的燈光藝術展台,一個完美的載體,結合出色的燈光藝術作品可以更好的體現上海這座城市。上海人一定要懂得珍惜。

德國之聲:您能透露一下您有著源源不斷的出色創意的秘訣嗎?

巴茨:談不上秘訣,我以前是一個劇院的總監,每天的工作按部就班。但是當我選擇自由職業之後,每天沒有僱主告訴我要干什麼,幾點幾點必須交差,因此現在的我心態輕鬆,也有時間遊走於漢堡的大街小巷,在生活中去攫取創作的靈感。當我走在路上,看到橋、看到教堂……都似乎能聽見它們在對我說:「嘿,來吧,把我的故事寫出來吧!」,正因為這樣輕鬆的心態,我才能時常想到好的創作主題。

德國之聲:最後一個問題,您能否介紹一下您最新創作的作品?

巴茨:米歇爾教堂是漢堡的象徵之一。它有十個大門,這是非常罕見的,在德國即使著名如科隆大教堂,也只不過只有四五個大門而已。這十個門朝向不一樣,有的朝著老城,有的朝著海港,有的朝著聖保利紅燈區,我於是想它們每天看到的故事也完全不同吧?因此我打算給每一個門寫一個故事,寫一個劇本。現在這項工作已經做到第六扇門了。我希望等所有的劇本都創作完畢之後,可以在每扇門前上演關於這扇門的戲劇。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