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搜尋引擎配合北京審查 專家:牆外也受影響

孫瓏珣
2023年4月28日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近日發佈一份報告指出,有多個中國、外國的網站配合中國的網路審查機制,制定演算法、對搜索結果加以過濾。專家告訴DW,這樣的趨勢影響的不只是中國內部的使用者,自由世界也可能受影響。

https://p.dw.com/p/4QedC
報告稱,Bing對搜索結果設置了非常廣泛審查規則(資料照)
報告稱,Bing對搜索結果設置了非常廣泛審查規則(資料照)圖片來源: rafapress/Zoonar/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的敏感詞和網路審查規矩,那簡直是不要太多了⋯⋯光是限制『習近平』相關的內容,就可以設各式各樣的敏感詞,更不要提白紙運動期間,『北京』、『橋』、『A4』,都可以是敏感詞!」曾經擔任微博審查員、現已移居美國的劉力朋週四(4月27日)告訴DW。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網路安全研究小組「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26日發佈一份報告,該小組研究了多個在中國營運的網路平台,發現有6萬6000多條限制搜索結果的規則。使用者在這些審查規範之下搜索資訊時,僅能獲得經過過濾的內容,顯示中國對網路內容的箝制,正不斷變得更加綿密、普遍而隱蔽。

此份報告調查的網站,包含必應(Bing)、百度等8個搜尋引擎,還有抖音(中國版)、微博、嗶哩嗶哩等社交媒體,以及電商巨頭京東。

此份報告調查多個搜尋引擎、電商及社交媒體網站,其中也包含微博(資料照)
此份報告調查多個搜尋引擎、電商及社交媒體網站,其中也包含微博(資料照)圖片來源: Pavlo Gonchar/SOPA Images/ZUMA/picture alliance

調查結果顯示,這些搜索引擎創建了算法,藉由「不顯示資訊」或「將資訊來源侷限於中國政府或官媒」來管控敏感的搜索結果,比如在微博搜尋「中國間諜氣球」時,僅會得到來自中國官方的訊息;百度則屏蔽了所有關於「習近平」、「普丁」及針對普丁國際逮捕令的搜索結果。

劉力朋認為,審查機制不只影響到這些配合審查的網路平台及其使用者。

他說,「網路沒有邊界,免不了附帶傷害」,只要有使用中國的網路平台,不管使用者人在牆內還是牆外,都會受到影響。而在「訊息繭房」般的審查環境中生成的內容,一定會輸出到「外網」,影響自由世界的網路使用者

他舉微信為例,移民到海外的中國人非常仰賴微信上的社交圈,這就是被審查訊息可能流到外網、廣為擴散的一個管道:「推特上每天有多少(中國相關的)陰謀論,很多都是從微信群聊上截來的。」

劉力朋說,這些因審查而偏頗的內容很容易混雜在自由世界原生的資訊中,無邊無際地擴散,一般使用者很難區分網路資訊的來源為何,因此海外的使用者不能抱持「反正我只要不使用接受中國審查規則的平台,就不會被影響」的僥倖心態。他呼籲,各界應提高警覺、更加重視中國收緊網路審查的問題

加拿大一份報告指出,有多家中外網站配合中國的網路審查機制,對搜索結果加以過濾(資料照)
加拿大一份報告指出,有多家中外網站配合中國的網路審查機制,對搜索結果加以過濾(資料照)圖片來源: 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外企也得配合審查

該報告稱,對搜索結果設置最廣泛審查規則的平台之一,是少數獲准在中國營運的外國科技平台——微軟的搜索引擎Bing。

微軟發言人告訴《紐約時報》,該公司正在聯繫公民實驗室,並將針對自家產品進行相關調查。

這並非微軟首次捲入相關爭議。2014年、2022年,該公司都曾被爆在全球範圍審查搜尋結果、限制關鍵字聯想功能;即使如此,微軟的產品仍經常面臨中國當局的打擊——2019年,Bing曾一度在中國被封鎖;2021年,微軟稱因監管和競爭障礙關閉LinkedIn在中國的業務。

報告作者諾克爾(Jeffrey Knockel)稱,這項研究證實了外國科技公司無力抵抗中國政府的審查制度。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的研究員曾怡碩告訴DW,中國政府此舉的目的,除了對內控管言論,也是在對外國的企業創造二選一的「賭局」:「你要來我的市場就要遵守規定,不然你就退出,反正你不來,自然有別人補上。」

如何規避網路審查?

劉力朋則認為,企業不分海內外、只要在中國做生意,就不可避免要配合審查,而且被要求比照辦理的網路平台類型會越來越廣泛——一開始只是社群媒體有審查,現在其他網路平台也漸難倖免。他說:「連賣衣服的都做不下去,你新疆棉總得表個態吧!」

網路審查的附帶效益?

報告指,這些網路平台一直以來都會審查犯罪色情、血腥暴力,或危及共產黨統治和社會穩定的內容,但最近的限制已擴展到誹謗國家英雄或烈士、非法代孕,以及北京眼裡關於新冠疫情的「誤導性或虛假訊息」,各家公司都建立了機制來遵守中國政府不斷變化的限制。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的研究員曾怡碩博士,研究專長是網路安全及中國數位監控,他向DW表示,這樣的情勢發展符合中國政府日前稱「業者也要負起責任」維護網路安全的說法。

對於網路審查的規範不斷被加強、收緊,曾怡碩並不感到意外,且相信中國內部的網路使用者也是如此。「他們也知道老大哥在看著,自己使用的搜尋結果是被過濾過的。」

曾怡碩告訴DW,中國國家互聯網訊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最近正在進行「打擊網路違法訊息」的「清朗行動」,此份報告內的數據正好可以拿來與時況對照。

他解釋,「清朗本身有很多用意,過去主要針對自媒體上的虛假訊息去做清理」,但此次清朗恰好與馬雲回歸中國的時間重疊,因此他判斷,為挽救中國市場的投資信心、促進民營經濟,這波審查對「譭謗私營經濟、民間企業家名譽」的言論,也可能進行追究。

圖為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2019年赴巴黎參加科技峰會
圖為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2019年赴巴黎參加科技峰會圖片來源: Charles Platiau/File Photo/REUTERS

曾怡碩稱,這顯示了網信辦的審查,同時還具備對外統戰、對內維穩的作用。

隨著中國網路審查的天羅地網不斷擴大範圍、收緊力道,牆外的使用者也可能受影響。該如何抵禦這股力量,並維護每個網路使用者「自由探索求知」的權利,值得各界開始思考。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