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加坡APEC後:對哥本哈根的希望還存在

2009年11月17日

據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傳出的消息,12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世界氣候保護峰會已經沒有成功的希望。 儘管如此現在仍有一些人對12月的峰會充滿了期待,希望峰會能夠達成一項新的全球性氣候保護協議。

https://p.dw.com/p/KYtL
氣候峰會要來了,哥本哈根美人魚卻快樂不起來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COP 15

"問題很清楚, 哥本哈根峰會上不會達成任何有約束力的協議, 除非發生奇跡。但是已經沒有人認為會有奇跡發生。"

在亞太經合組織新加坡會議後,紐西蘭總理約翰基對12月哥本哈根氣候保護峰會的態度顯得十分悲觀。這也難怪。因為此次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對12月的氣候保護峰會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一點只要看看亞太經合組織的一些重要成員國就清楚了。它們中有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和印尼。所有APEC成員國加在一起,它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世界總排放量的60%。但儘管如此,綠色和平組織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代表團團長凱瑟仍然認為,現在就預言哥本哈根會議將失敗有些言之過早,"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試圖讓人們不要對哥本哈根氣候保護峰會抱有過高期望的做法是無法令人接受的。我們必須採取反制措施。 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科奇必須代表歐洲發出明確的訊號,必須清楚地表明,他們將同許多遭受氣候影響的發展中國家一道,為哥本哈根氣候保護峰會簽署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做出努力。"

為了挽救哥本哈根峰會,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專程趕往新加坡。但現在看起來,他也對未來的哥本哈根峰會能否取得成功失去了一定信心。 然而就在不久前他還在You Tube網站上發表的一個錄像講話中表示:"看起來這是一項龐大的工作。但是完成這項工作並不是不可能。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許多國家已經展開談判了。其他國家隨後也將展開談判。這讓人感到很受鼓舞。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合作才是獲得成功的鑰匙。合作的力量比單獨採取措施的力量要大得多。"

然而在新加坡,拉斯穆森的講話卻充滿了外交辭令。 他說,他將努力爭取達成一個具有政治約束力的協議,一個包括了氣候保護問題談判所有要點的協議。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拋開他的外交辭令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說,不會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 而只會產生政治意向性聲明,今後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展開談判。但是這樣的結局同2007年聯合國在印尼峇里島召開的氣候變化會議所做出的決定相比有又什麼突破呢? 兩年前的峇里島會議上決定,通過談判到2009年年底之前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後續性協定。

作者:Helle Jeppesen / 韓明芳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