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暴力退房是「打砸搶」

2011年11月21日

中國現在的樓市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還沒買房的人欣喜樓市價格終於開始回落,而已經出手買房的人卻不滿自己的財富於瞬間縮水。更有甚者以「暴力」威脅開發商退房。專家認為,願買願賣的市場經濟需要各方的理智態度。

https://p.dw.com/p/13EJq
究竟誰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真正的"受害者?"圖片來源: AP

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房地產價格一反近年來只漲不降的趨勢。開始出現回落的跡象。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中國70個大城市中, 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34個。與9月份相比,10月份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17個。其中,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寧波等全國一線城市的房價環比均呈現下降的趨勢。

對於中國廣大持有剛性需求的購房者來說,房價下跌本來是他們期盼已久的目標。然而,對於許多在房價高位時購入房產的人而言,房價的下跌意味個人財富的縮水,等於是"從窗戶裡向外扔錢。"所以,伴隨的房價的下跌,不少已經掏了腰包的購房者紛紛要求開發商退房。北京一房地產公司總監告訴新華社記者,稱中國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發生了至少八起"維權"業主和開發企業的嚴重糾紛和衝突。有業主甚至對售樓處"開砸"。

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上海社科院房地產研究中心專家尹伯成教授表示,購房者因為房價下調而去砸售樓處,是一種"打砸搶"的犯罪行為。"因為買房一旦成交了,合同簽了,按照市場經濟的制度的話,大家都要承擔風險,大家都獲取各自的收益,這是一種交易的行為。"

只漲不跌,"慣壞"了買家

在中國,買房是很多人一輩子最大的事兒之一,買一套房子的錢往往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甚至幾個家庭一輩子的積蓄。面對中國部分城市樓盤降價最高幅度達到售出價的一半,許多人幾年,甚至一生的收入總合都被瞬間蒸發。這自然讓當事人難以接受。儘管如此,尹伯成認為,購房者如果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了損害,可以用法律的手段予以維護。他說:"房價跌了,買房者覺得吃虧了。這個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砸售樓處是一種非法的,犯法的,犯罪的打砸搶行為。"

尹伯成指出,買房人應該充分考慮到市場的風險。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過去10幾年來說,只漲不跌,是一種不正常的,不屬於市場經濟的程序。而市場經濟的程序應該是有漲有跌。正因為中國的房價到目前為止呈現出的這種趨勢,令許多買房的人認為房價只能漲不能跌。尹伯成勸告廣大買房者:"買房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慎重的考慮。你不能夠說房價漲了我就開心。如果房價漲了,開發商說"我不賣了",你心裡又會感覺如何呢?"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China Schanghai bei Nacht Flash-Galerie
專家:市場規律下的房地產市場不會"只漲不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德國開發商看中國暴力退房

德國Pitz und Partner房地產開發公司總裁皮茨(Paul Pitz)瞭解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退房潮後向德國之聲表示:"首先,我覺得人們得遵守合同。其次,如果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波動真的是如此之大的話,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就肯定抱著一定的投機心理。那房價跌了,他們也必須承受這種結果。"

皮茨認為,購房者暴力退房在道德上根本就沒有道理。如果在德國發生這樣的事情,他首先會向警察報警:"我們生活在一個法制國家,沒有人可以這樣,只是因為覺得買錯房子了,就來砸毀我的辦公室。"

中國2008年間也短暫出現過業主因為房價微副下跌,找開發商尋求補價的情況。但那時中國房地產價格的大趨勢還是一路上揚。所以,當部分開發商願意主動退房的時候,購房者往往都是無語相對,大事化小。所以在尹伯成看來,中國購房者需要"補課"的地方還應該從瞭解市場的運作規律開始。"許多買房的人根本不遵守市場經濟的法則。房價從現在開始還要向下調整的,這是全國性的一種趨勢。"

然而,也有中國的房地產專家指出,中國房價漲跌的決定性因素還在政府。中國《房地產報》合肥分社的執行總編閆少軍在個人部落格評論中表示,房價下調的過程中,開發商也有難言的委屈。因為他們花高價從政府手中買來的地皮現在出現價格縮水,而他們卻沒有膽量像現在的有些購房者一樣,去"砸"賣地皮的政府衙門。

作者:任琛

責編:謝菲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