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80708 Berliner Bunker EURANET

Nadine Wojcik2008年7月20日

將近50年的時間,柏林二戰時的防空洞沉睡在不見天日和沒人理睬的狀態。直到1997年,一個相關的協會組織才首次捻燃了柏林韋丁城區地下防空洞的燈光。義工花了1千多個小時打掃、清理,才將防空洞初步整理出來,供人們參觀。這項努力如今證明很值得:去年開始一到夏季,柏林"地下世界"協會就帶領團體組織參觀當年的地下防空洞。

https://p.dw.com/p/EcR4
今日柏林圖片來源: AP

防空洞的入口非常隱蔽,只有一個簡單的大鐵門。每天從門前走過的行人,決想不到鐵門後面隱藏著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小天地。參觀遊客的35雙眼睛,緊盯留著金色短髮,身穿著一件霓虹橘色背心的年輕導覽員。他右手拿著一個大手電筒,左手用鑰匙打開了沉重的鐵門。

大門剛關上,四周就籠上了一種沉重氛圍:顯得有點兒不安的參觀遊客都紛紛緊跟在導覽員沃爾夫朗的身後。32歲的沃爾夫朗,本身學習的是木工專業,但因為對二戰歷史的興趣和愛好,而在幾個月前成了專業歷史導覽員,"防空洞"就是他的新工作崗位。沃爾夫朗為參觀者講述二戰歷史故事,試著轉移注意力,降低他們對這個"地下世界"所產生的陌生和不安情緒。他用手電筒照著60多年前留在牆上的字跡。門上寫的 "女士-Abort"和"男士-Abort"是什麼意思啊?"是廁所! "

"歷史事跡"隨著沃爾夫朗的娓娓敘述,就從這種小事上點點滴滴地透露出來。西方世界通用的廁所一詞,如英語的"WC",或法語的"Toilette",在二戰時期的德國當然禁止使用。沃爾夫朗指出: "當時我們正在跟這兩個國家打仗,此外,納粹政權正致力恢復德語的純日耳曼化,也就是說,要清除所有外來語。"

參觀者跟著沃爾夫朗通過地道,再下一段梯階,就看見玻璃櫥櫃裡展示的各種防毒面具,從嬰兒尺寸到馬匹用的大型面罩等一應俱全。在一個小間裡,沃爾夫朗請大家坐在狹窄的長條木凳上。當時躲避空襲的民眾,就這樣坐在防空洞裡。

沃爾夫朗描述當時防空洞裡因沒有通風設備,空氣越來越稀薄。參觀遊客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空襲,但都聽爺爺、奶奶說起過當年噩夢般的防空洞經驗。索非亞說:"想想看,大家擠在狹小的空間裡,外面炸彈轟炸,多可怕呀。聽奶奶說,她那時也蹲過地窖和防空洞。只要空襲警報一響,大家就跑進了防空洞。"

就像柏林戰後漸漸從廢墟裡站起來一樣,從前的防空洞現在也應該重見天日。1997年柏林"地下世界"協會向柏林市政府租借了防空洞,經整理後,開放給民眾參觀,現在登記參觀的人越來越多。

沃爾夫朗帶領訪客來到了防空洞消防站。每次空襲過後,防空洞的進出口都會被塵土瓦礫堵住,必須加以清除。沃爾夫朗說:"消防員手上拿著鏟土工具坐在這裡。但當遇到停電,大夥兒必須離開這裡的話,可就遭了,因為什麼都看不見,大家會互相踐踏碰撞,手上的工具還可能傷到別人。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在牆上塗了一種物質。"

沃爾夫朗把燈關上,但屋裡並沒有暗下來,原來牆壁塗上了一層磷。直到今天,磷光仍然照亮著室內。這是柏林"地下世界"協會導覽活動中,最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協會重新拾回了過往歷史,並生動地將它呈現在現代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