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巴馬訪華:美中決定不作出決定

2009年11月19日

歐巴馬對中國的訪問留下了令人遺憾的空白,中美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具體協議。《法蘭克福匯報》評論員用一句有些拗口、但頗有哲理的話說,"美中兩國就雙方不一致的現狀達成了一致,對不作出決定一事作出了決定":

https://p.dw.com/p/Katm
懷古圖片來源: AP

"歐巴馬想利用他首次訪華減少中國的不信任,爭取中國在全球問題上更緊密合作。如果這一努力即使能夠取得成果的話,那也要等到很久以後。這就意味著,經過歐巴馬的首次中國之旅, 一切仍然不明朗。

「歐巴馬在北京一無所獲。對於此前提到的幾乎所有問題,如經濟危機、氣候變化、伊朗和北韓核問題,中國都堅持自己的立場。這也許說明北京擁有更強的自我意識,也可能表明北京採取了典型的等候觀望的態度,以便自行確定何時採取何種步驟。中國領導人談及美國的言辭很少,這說明歐巴馬的擁抱無法消除兩國的分歧。

「在兩國元首進行近兩個小時的會談前,雙方都沒有期待會談能取得具體成果。現在的問題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是否還能說中美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那些希望向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發出更多積極訊號的人失望了。"

《南德意志報》的社論指出,"中國的強大和重要性已達到無法忽視或置之不理的程度","只要達到了某種特定的重要級別,它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只能悉由聽便":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中國上了限制權力的一課。過去二十年,美國享有近乎無所限制的行動自由,現在這一階段正在走向結束。美國總統首次中國之行汲取的最重要教訓是:他受到封閉,無法進入中國人心中。他無法傳達自己的訊息,一方面因為他受到遮擋,不能毫無阻礙地與中國人交流,另一方面也因為他限制了自己的活動。歐巴馬使自己置身於自我政治檢查之下,這樣就等於承認,中國已經很強大,美國總統如果提出要求和告誡就會受到懲罰。

「雙方爭執的核心是價值觀。這關係到這個世界上誰應該給誰做什麼規定、游戲應該按照什麼規則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受益於它按照自己價值觀設計的戰後世界秩序及聯合國和金融組織等機構。中國在經過飛躍發展後現在正站在做出決策的門口,它要對接受現有規則、還是努力建立另一個相對的模式做出決定。

「北京的黨內意識形態專家現在就大言不慚地解釋說,民主制度不一定是最強的政府形式,一黨專政也能給予人民自由。而歐巴馬首先要解決實際問題,如經濟生活中的可靠性和透明度、法制安全、兩軍對話以及國際原料交易中的責任意識等問題。 "

摘譯:王羊

責編:樂然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