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宗教教育面面觀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4月15日

在如今的歐洲,宗教的影響力雖然遠不及中世紀那麼廣泛,但卻依然是文化和社會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除了法國和阿爾巴尼亞之外,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有宗教教育或者相似的課程。不過在提供宗教教育的具體細節上,各個國家之間還是存在著不少區別。

https://p.dw.com/p/6W0q
宗教文化滲透到歐洲的每個角落圖片來源: AP

歐洲教會學校聯合委員會(ICCS)主席施萊內爾表示,「每種宗教教育的情況都各不相同。雖然人們可以在其中進行比較,但並不存在一個歐洲的普遍模式。」誰來組織教學,誰來設計教學計劃和教學材料,如何進行教師培訓和派遣,以及對於那些不想參加宗教課程的學生們來說,還有哪些替代課程。每個國家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多樣化的歐洲宗教教育

施萊內爾認為,「歐洲的宗教版圖是非常多樣化的」,而這也體現在了學校宗教教育的具體實施中。比如,在南歐,中部和北部歐洲,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芬蘭,義大利,奧地利和德國,宗教教育按照不同的教派進行劃分。同時,有些國家也提供了一些跨教派的課程。這些課程一般被稱為「倫理」,「哲學」或者「價值與規範」。比利時,盧森堡,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學生們可以事先選擇,是否參加這些課程。

德國-奧地利:宗教必修

在德國,宗教教育在原則上屬於必修課。但是被稱為「不萊梅條款」的一個法條提供了一種例外情況:那些在1949年1月1日之前沒有把宗教課程納入必修課範圍的聯邦州,現在也不需要這麼做。不萊梅和布蘭登堡州的情況就適用於這條法則,因此這兩個地方都沒有提供宗教必修課,取而代之的是「聖經故事」和「人生規劃,倫理,宗教藝術」這樣的課程。全德國的宗教課程都由政府組織,只有首都柏林是個例外。柏林的宗教教育由當地的天主教和福音新教教會管理,並且也並不是必修課。

在奧地利,情況和德國又有些 不同。奧地利的學校不但提供天主教和福音新教的相關課程,還有東正教,新使徒教派,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課。而這些課程的具體操作細節則由教會,其他宗教社團和政府共同制訂。宗教教育在奧地利也屬於必修課的範圍。1997年之後,奧地利還為小學生們新增了一門不分派別的宗教課程。

Petersdom im Vatikan
與梵蒂岡教廷擁有如此緊密的歷史聯繫,難怪義大利的天主教基礎雄厚圖片來源: AP

義大利-希臘:一教獨尊

在義大利,天主教教育在公立學校裡基本上得到保證,而且這些課程對於所有教派的學生都開放。從1984年之後,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是否修讀這些課程,但大部分學生還是選擇了參加。如果學生和家長們需要,也可以選擇其他教派的課程,但必須自己承擔相應的學費。還有一種選擇是,學生們可以在自願的基礎上,參加一門名為「公民權和人權」的課程。而在希臘,不管學生自身的宗教信仰是什麼,有關東正教的教育課程都是必修課。當然,實在不願意參加的人還可以提出免修。

寓教於「教」:宗教藝術教育

在北歐國家,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學生們可以參加名為「宗教藝術」的課程,而在這些課程裡,學生們也順帶著吸收了不少宗教教育的成分。德國圖賓根大學的福音新教神學教授施瓦策爾認為,這些「宗教藝術」教育不應該 「價值觀中立」,而是應該 「世界觀中立」。他表示「教授有關宗教的知識才是校教育的基礎任務之一」,而不是培養教徒。

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各地方的教育局與英國教會以及其他宗教團體進行合作,制訂學校的有關宗教課程的教學計劃。而天主教無疑是其中的重點。從1994年開始,穆斯林,印度教徒,錫克教徒,猶太教徒,佛教徒和其他宗教人士都被要求,為宗教教學增添新的內容。雖然這未嘗不是一種社會融合的嘗試,但施瓦策爾似乎對此並不樂觀,「當人們在面對原則性問題做出判斷時,這樣的中立性方案也很難避免價值判斷的衝突。有些人甚至產生了這樣的觀點,價值觀是無法學習的,只有在生活中才能體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