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東擴積極作用大於負面影響

2006年5月3日

兩年前歐盟擴大時,老成員國最為擔心的是大量就業崗位東移至新成員國。在歐盟擴大兩周年之際,據歐盟委員會觀察,這一擔心並沒有得到證實。

https://p.dw.com/p/8MBY
波蘭人慶祝加入歐盟圖片來源: dpa

星期二,歐盟委員會就歐盟兩年前增加十個成員國後的經濟狀況做出了結論報告(草案)。報告草案指出,無論老成員國,還是新成員國都同等受益於歐盟擴大。統計數字表明,一些人過分誇大了就業崗位流失和企業外移的可能性。星期三,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將通過併發表這份報告。

報告草案說,德國和奧地利是在新成員國投資最多的國家。但在過去十五年中,也就是在九十年代初期開始建立自由貿易區以來,這兩個國家的國內就業崗位僅僅減少了0.3%至0.7%。此外,一些業務領域從老成員國轉移到新成員國對鞏固西歐就業崗位起到了促進作用。

歐盟擴大兩年之後,只有德國和奧地利仍然堅持無限保護自己的勞動市場,拒絕新成員國的勞動力進入,只有塞普勒斯和馬爾他除外。波蘭人和捷克人要想在德國和奧地利工作的話,必須等到2009年才能申請勞動許可。十五個歐盟老成員國中有七個國家要廢除這一限制,六個老成員國採用中間道路,逐步放鬆一些規定或開放特定的一些領域。

但據歐盟委員會估計,歐盟新成員國的勞工轉移到歐盟西部就業的意願並不很大。在2004年就已對歐盟新成員國開放勞動市場的英國、愛爾蘭和瑞典,只有少數東歐勞工立足,那裡的勞動市場並沒有陷入混亂。在德國和奧地利,分別只有0.6%和1.5%的勞工來自歐盟新成員國,儘管這兩個國家處於就業年齡的外國人佔的比例在歐盟最高,佔就業人口的10%。

歐盟委員會的報告草案說,從總體上來看,新老歐盟成員國經濟上都受益於歐盟擴大。新成員國的經濟明顯實現了現代化,歐盟擴大也帶來了必要的穩定,推動了新老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新成員國入盟時,經濟力量僅為15個老成員國的平均數的5%,現在正在追趕之中。從1997年公佈入盟的具體方案到2005年,新成員國的人均收入從佔老歐盟平均收入的44%已上升到50%。

但是,歐盟中的貧富剪刀差仍然在明顯擴大:拉脫維亞的人均產值僅為老歐盟成員國平均產值的40%,盧森堡的產值為歐盟老成員國平均額的210%,也就是周邊鄰國人均產值的一倍以上,是拉脫維亞的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