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40608 EURO 2008 Wirtschaft

Rolf Wenkel2008年6月8日

隨著足球歐洲盃的開賽,德國的體育用品和彩電銷售商,啤酒廠家和餐飲業都紛紛對德國足球隊寄予厚望。因為德國隊在比賽中越是能夠過關斬將,這些行業就越有生意可作。像歐洲盃和世界盃這樣的大型體育賽事真的能夠對經濟產生有力的刺激嗎?德國之聲經濟部記者Rolf Wenkel帶著這個問題作了一翻調查。

https://p.dw.com/p/EDkp
國腳不是會下金蛋的母雞圖片來源: AP

為了能借歐洲盃的東風,德國大企業的市場部門都發揮了極大的創造力。麥德龍集團旗下的美迪亞電器連鎖超市推出促銷新招:對在歐洲盃開賽前一周購買單價500歐元以上電器的顧客,德國隊在決賽中每進一個球,就返還100歐元現金。當然前提是德國隊能進入決賽。巴符州州立銀行也特別推出了一種歐洲盃債券,如果德國隊能夠奪冠,購買的顧客就能獲得3%額外利息。

大家都想搭歐錦賽的順風車。但德國經濟研究所的格羅姆林教授表示,即使天氣再好,運動成績再出色,體育賽事對經濟的推動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兩年前德國主辦世界盃時,取得了非常好的結果。德國向人們展現了一個熱情友好的東道主形象。這對德國人的整體情緒肯定有積極的影響。但從經濟的角度看,世界盃或其他賽事並不具備提升景氣的作用。"

一些個別行業的銷售額確實可能在短期內大幅上升。例如世界盃舉辦的2006年,彩電的銷售額就上升了28%。但沒有人能說清楚,這是不是正好沾了從顯像管到超薄屏幕換代的光。而今年歐錦賽好戲能否重演,就更不好說了。況且當人們都坐在電視機前看球時,購物街就顯得空蕩蕩了。就是說在歐洲盃期間,零售業的客流量不會增加。格羅姆林也認為:"當然像飯店和餐飲業,休閒服務業會在短期內感受到明顯的推動力。但我們不清楚的是,這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其他行業的生意。比如因為買球賽入場券花了錢,沙發就先不買了。這被經濟學家稱為替代效應。"

對大多數人來說,可供支配的錢是有限的。如果多花在了看足球上,其他方面就要省一省了。對本次歐洲盃的東道主奧地利和瑞士也不例外:"我們估計,外國遊客肯定會給旅遊業帶來商機。但這兩個國家已經是很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了。生意再好,旅館的一張床位一天也只能接待一位客人。所以我想總體看來,歐洲盃對瑞士和奧地利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

對德國來說也是如此。德國的啤酒生產商多年來都抱怨德國人對啤酒的興趣不如當年,人均消費量逐年減少。2006年世界盃是個例外,人均消費量增加了一升,但此後又一蹶不振。即使今年天公作美,德國隊不負眾望,啤酒生產商們也不指望能扭轉乾坤。

同樣,體育用品的銷售增長潛力也不大。德國的足球用品銷售佔整個體育用品市場的10%,在歐錦賽當年,足球商品的銷售額有望從7億歐元上升到9億歐元。儘管如此,這對整個經濟來說仍是微不足道的。"兩年前世界盃時我們看到,消費支出增加了20到30億歐元。這是個不小的數目。但德國人全年的消費支出總數是14000億歐元。因此儘管絕對數目幾十個億,但與總體一比,還是只佔千分之幾。"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