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氣候保護:企業比政界積極

2010年11月25日

自從遭遇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失敗之後,數月以來歐洲都籠罩著失望的情緒。眼下,新一屆峰會即將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召開,會上將再次談到氣候保護問題。當政界對於這一話題舉棋不定之時,眾多企業早已對此採取行動。記者張丹紅發來背景報導。

https://p.dw.com/p/QHBB
全球氣候峰會還要舉行多少次?

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一向在氣候保護問題上以領軍者自居的歐洲被美國和新興國家絆住了手腳。德國科隆Ecofys咨詢公司能源和氣候政策方面的負責人赫內(Niklas Höhne)預計,在坎昆舉行的會議不會取得很大的成果。他指出,導致哥本哈根會議失敗的原因並非來自世界各國。主要問題在於,在發展中國家看來,美國所制定的目標還不夠大膽。

政界表現欠佳

赫內認為,哥本哈根會議之後,這一問題上的政治發展形勢令人失望。歐盟至今都無法決定,是否到2020年將溫室氣體減排從20%提升到30%。赫內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討論,將表明,歐盟是否想繼續成為氣候政策上的領軍者。

德國的減排目標更為雄心壯志。到2020年,德國將較1990年減少40%的溫室氣體排放。為此德國政府需要延長核電站的運行時間。儘管所有專家都表示,即使時間不延長減排目標依然可以實現。

赫內談到,"延長運行時間使得用電更為低廉。這其實是適得其反的。一方面它會阻礙實行節省能源的各項舉措,另一方面,當市場上用電低廉時,必然會影響在可再生能源、在新科技上的投資。"

作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和第五次評估報告的主要撰寫者,赫內在2007年憑借此與其他作者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Ecofys公司的拜爾(Catharina Beyer)認為,當政界對這一問題態度遲疑甚至走回頭路的時候,許多企業早已抓住了氣候保護這一機會。她提出,對於由此產生的新興市場,人們完全可以有創造性地加以利用。企業可以表現出對於這一問題的積極態度,以此創造利潤。

以西門子為例,這家技術型企業在過去的一個財政年度中創造了歷史性的紀錄。成功的秘訣在於:綠色技術。不久之後,集團的一半銷售額將通過環境保護技術獲得。此外,這也是一個關於經濟的問題。當企業提高能效、減少氣體排放,這將不僅有利於氣候環境,也符合企業的自身利益。

拜爾表示,企業的壓力來自各個方面:消費者,投資商和非政府組織。 如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拯救氣候行動,各個企業受此約束,允諾減少氣體排放。Ecofys咨詢公司在企業的決策過程中加以支持,決定企業是否或者怎樣參與到這一行動中。

"世界自然基金會和企業之間將就減排量進行談判。而到每年年末則會對成效進行驗證。"

企業態度積極

知名企業如強生,IBM, 耐吉,索尼,諾基亞,沃爾沃等已經明確地對於氣體減排做出許諾,這也必定有利於樹立這些公司的企業形象。

這些轉變對於全球氣候峰會也起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氣候政策顧問赫內認為,即使過程可能漫長而艱難,國際層面上的氣候進程依然是非常必要的。

"我一直確信,達成國際間氣候協議十分重要。《京都議定書》對於政治格局有著明確的影響。歐盟排放交易計劃如果沒有《京都議定書》根本無法生效。"

即使會議收效甚微,大量的溫室氣體依舊被排放著,對於像不久以後將在坎昆舉行的大型峰會,我們依然不能放棄。

作者:張丹紅/譯者:王小潔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