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溫家寶像一杯清涼飲料

2006年9月7日

中國總理溫家寶將在赫爾辛基參加歐盟中國峰會及歐亞峰會後訪問德國。星期二,溫家寶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德國記者。商報這樣介紹了這位中國政府首腦:

https://p.dw.com/p/95eM
在德中法制國家對話範圍內,德國法律工作者做公訴示範圖片來源: DW

「這位64歲的總理顯然改變了中國的政治風格。他的前任中沒有一人像他這樣嚴厲斥責國內的腐敗幹部和破壞環境的罪人,中國至今沒有一人像他這樣明確地抨擊弊端。這位地質學家安然地談論自由和人權,偶爾也引用美國獨立宣言。

與顯得木納刻版的黨和國家元首胡錦濤相反,溫家寶像一杯清涼飲料。但外松內緊,對內他與胡錦濤一起執行強硬的領導路線。雖然中國權力極大的政治局中沒有一人像他這樣具有自由意識,但這位總理並非自由派。例如涉及台灣或死刑等問題時,他作為總理明顯表現出對黨的忠誠。

2003年溫家寶就職時,他並沒有成為人們期望的中國啟蒙運動帶頭人。不過在領導層中老牌毛派人士重新發出強音時,這位總理堅持已經開創的經濟改革路線。他說,沒有回頭路可走。溫家寶的功勞是不掩飾環境污染、農民問題和社會貧富差距,他使中國獲得了可信的形象。」

法蘭克福匯報記者先以大量的篇幅描寫了中南海和紫光閣的歷史和景色,接著在介紹溫家寶的親民作風時寫道:

「在中國,溫家寶的人性做法受人喜愛。這位與人民情感相通的政府首腦之所以沒有成為人民英雄,是因為中國公眾知道,一名好的政治家單獨不能起到多大作用、對目前困擾中國人的許多問題負有責任的是共產黨。

溫家寶承認一些問題的存在,如工傷事故、環保事故與地方幹部腐敗有關,沒收土地和城市中強行拆遷在一些地方造成了社會局勢緊張。中國總理說,這是體制和機構所使然,好的體制可以制止壞人做壞事,而壞的體制只會損傷好人,所以中國要繼續走政治改革的道路。

從總理的講話能得到中國現有體制不好的結論嗎?溫家寶明確拒絕在中國實行普選:『中國地大人多、發展不平衡,還不具備在全國普選的條件。』中國總理認為,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觀,是文明世界的共同成就,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民主以不同形式出現,具有多樣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