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政治資本

Frank Sieren2015年2月4日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中國在南美的投資並非沒有風險。

https://p.dw.com/p/1EUzt
China Nucaragua-Kanal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Ocon

(德國之聲中文網)具有全球最重大地權政治意義的基礎設施項目位於尼加拉瓜。去年12月,中國人開始在那裡開鑿一條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運河,橫貫大洲,全長280公里,30米深。新運河上可以航行在巴拿馬運河不能航行的超大船隻。這樣,已有100多年歷史的巴拿馬運河的獨霸地位從此終結。取名為「大運河」的這一項目成為中國戰略的一個著例。

通過提供廉價貸款,北京獲得政治上重要的合同、龐大的基礎設施項目,獲得石油和天然氣等大量原材料,以及玉米等食品。這條新運河不過是中國目前在美國的後院實施或擬議中的眾多大項目中最大的一個罷了。

今年年初,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合作論壇會議首次在北京舉行。儘管此次會議上做出了歷史性決定,西方媒體卻未給予足夠的重視。

有望繼續獲得巨額投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議上)向擁有33個成員國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的合作夥伴們許諾,在未來10年(向拉美)投資2500億美元。當然,錢不會白給。以前,北京把貸款與原料掛鉤。此次峰會則明確顯示出了數年來已現端倪的這一發展:中國在中美和南美的介入已由純粹的原料渴求轉向了遠為廣泛的施加影響。因為,北京已不滿足於僅僅購買原油。所投入資金中的大部分流向CELAC成員國的基礎設施,以加固經貿關係。

Frank Sieren Kolumnist Handelsblatt Bestseller Autor China
本文作者圖片來源: Frank Sieren

在去年的拉丁美洲之行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便已扮演慈善家角色,慷慨分發了各種合同。阿根廷得到了新的鐵路線和相應的列車。在古巴,(雙方)簽署了29項合同,其中包括提供用於修建一座海港的貸款。合作夥伴中,委內瑞拉更是一馬當先。該國迄今已與中國簽署了不下300份合同,並在過去5年裡得到了400多億美元貸款。原料之後,北京現在要覬覦拉丁美洲的銷售市場了。

目標:取美國而代之

反向貿易的發展情況現在就已相當順利。智利外貿出口的25%跨越太平洋;巴西和烏拉圭是15%;哥倫比亞和阿根廷對中國的出口也已佔其出口總額的8%。自進入新千年以來,中國同該地的貿易量翻了20番。中國現在就已經是巴西、智利和秘魯的頭號貿易夥伴,阿根廷的第二大貿易夥伴。習主席眼前似乎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取代美國,成為該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從而削弱美國的影響力。時機正合適。因為,面對中國的積極資金攻勢,華盛頓無計可施。不過,中國人的戰略也並非沒有風險。畢竟,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復甦程度不像北京所希望的那麼大。

外國投資人繼續從經濟上不穩定的新興國家那裡抽回資金。在該地區最大經濟體之一的巴西,通貨膨脹來勢洶洶。在阿根廷和委內瑞拉,過去幾個季度裡,經濟甚至出現萎縮。要是拉丁美洲的銷售市場不能復甦,中國的投資熱情有可能很快轉為失望。不過,新近的北京峰會之後,南美人至少暫時可以松一口氣:北京還沒有失去耐心,還會繼續扮演慈善家角色。北京現在只是單純強調地緣戰略上的盈利。的確,不應低估了這一盈利。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20年來在中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