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猴年大「移」

Frank Sieren2016年2月4日

有越來越多在外打工的中國人現在願意回到家鄉。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中國經濟放緩不是其中的唯一原因,也包括他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

https://p.dw.com/p/1Hq3Q
China Frühlingsfest in Wuxi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Xiaom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雖然下周一才是中國農歷新年,但各大城市的街道現在就已經變得空空蕩蕩。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位於北京的三環和二環之間。這幾天來,出門遇上堵車的情況越來越少。空氣乾淨,沒有霧霾--原因是春節期間各大工廠都放假了。春節期間,全國範圍內的工廠至少會停產一周。大約兩億五千萬名工人每年春節回家的時候,都會形成巨大的旅行人潮。

但今年的情況與往年相比有所不同:許多工人早在幾周前就回家了。原因是經濟發展放緩。中國經濟去年的增速為6.9%。2016年還有可能降至6.5%的水準。流水線和工廠的職位都消失了。而且那些教育水準優良的工人們也越來越不願意在工地或工廠幹活。家裡父母干的農活是體力勞動,這早就不是年輕一代從業者的理想職業,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成本昂貴的背景下。

中國國內移民數目降低

去年,中國國內移民數目減少了大約600萬,是30年來的首次。這一方面與中國的人口結構發展有關。生育率不高的那一代讓年輕民工的數量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也已經意識到,在負荷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裡,社會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所謂的"戶口制度"。這個中國的居民註册體系讓每個人在家庭原住地登記註册。從理論上來說讓在中國國內遷移的做法變為非法。實際上,這就催生了一種類似種姓制度的體系,讓外來務工者變為二等公民。因為他們在居住的城市裡經常無法享受社會福利、也無法去醫院看病。甚至都不能送自己的孩子上學。

如果說40年前,在城市居住的中國人還不足總人口的20%,如今這一比例已經增長至50%。到2020年之前,還有可能增長至60%。這同時也意味著,社會矛盾正在積累,抗議活動和民眾不滿的情緒都有所增加。北京現在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由於城市和農村社會福利的差別,改革戶口體制的花費巨大。但趨冷的經濟發展態勢可能會緩解這一問題,因為有一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如今確實在考慮是否應該遠離大城市。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Frank Sieren)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大城市之外的健康生活

而且,目前還湧現出了一股新的潮流:不僅僅是外出務工人員春節後可能不會再返回工作崗位,就連上過大學,薪水比農民工高出許多,在企業裡上班的"白領"們也可能如此。因為和農民工一樣,許多白領們也意識到,憑他們的收入在像北京、上海或廣州這樣的大城市裡買套房子的可能性為零。所以說,他們更願意把未來寄希望於像重慶、南京或洛陽這樣的二三線城市。

同時,通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為農村地區的投資提供貸款,中國政府支持開發農村項目。試圖以此讓今年農村人均收入水準首次超過一萬人民幣。如果成功,農村人口的人均收入增速將超過城市人口。再加上更便宜的房租,離家人更近,而且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不會吃到腐爛變質的食品,所有這些都讓許多原本生活在城市裡的人願意回到農村。

西部發展的契機?

北京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願意支持"農村創業"項目。據稱僅在中國西南部的四川省,就有四萬名返鄉人員自己成立了公司。為了給中國的經濟發展找到新的增長機會,促進內需,這不失為一計良策。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