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烹飪中國菜的機器人「愛可」在深圳誕生

江月發自北京2006年11月26日

你能想像由機器人炒出來的中國菜是什麼味道嗎?你能想像下班回家後,不用再忍受煙熏火燎的油煙,只需手指輕輕一點就可享用美味佳餚的快樂時光嗎?你能想像出未來的廚房,僅僅只需要一台機器就可以代勞現在廚房裡的所有器具和設備嗎?這已不再是夢想,2006年10月8日,世界第一台會做中國菜的機器人在深圳誕生了。下面是德國之聲記者江月從中國發來的報導。

https://p.dw.com/p/9R7X
讓機器人跟你作伴

這台名為「愛可」的機器人,是由深圳繁興科技公司投資近2000萬元,歷時4年開發研製成功的。機器人外形酷似一個大電冰箱。不管是魯菜、淮揚菜、川菜還是粵菜,只要給機器人放入特製的菜料,按下按鈕,幾分鐘後,一道熱氣騰騰的菜餚就可以上桌了。繁星公司的董事趙莫名先生向我們描述了機器人「愛可」,「它的形態將來會是各種各樣的。我們現在做的概念樣級呢它像一個盒子。這個盒子大概是一個冰箱的狀態,比冰箱顯得複雜一些,比如說它有個進料口,有個出料口。這個監視屏幕本身也是一個人機對話的窗口。」

下面,讓我們感受一下,愛可是如何為我們烹飪一道「水晶蝦仁」。將裝有蝦仁和配料的配菜盒放入機器人伸出的托盤中,機器人便會自動讀取菜料上的條形碼。輕輕按下門上的電子按鈕,「愛可」會先將油倒入鍋內,然後打開煤氣閥,約一分鐘後,「愛可」將配菜盒上的塑料薄膜先撕去一部分,盒子裡的蝦仁就會落入了鍋中,「愛可」輕輕轉動鍋,大約2分鐘後,「愛可」又撕掉一部分塑料薄膜,盒子裡的其他配料也依次落入鍋中,隨後「愛可」不斷地翻轉鍋,最後「愛可」發出提示音,表示菜已做好,緊緊用了四五分鐘,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水晶蝦仁就做好了,最棒的是現場沒有任何無油煙。趙先生稱:「它是按秩序投放的。比如說先投放的是油,是蔥花,花椒,然後是主料,然後是配料,等等。每一個菜都不同。有的投放兩次,有的投放三次,最高的可能是投放六次,也就是說六次才能做好一個菜。」

機器人將烹飪工藝的灶上動作標準化,並轉化為機器可解讀語言,再利用機械裝置和自動控制、計算機等技術,模擬實現廚師工藝操作,不僅做到現有烹飪設備的烤、炸、煮、蒸等工藝,還能實現中國菜特有的炒、燒、熘、爆、煸等技法。趙先生稱,它的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節省一個家庭2到3個小時的做飯時間,「對中國人來說,他每一天在採購菜餚到沖洗到切割,到最後做成,每天以兩餐計,花去的時間大概是兩到三個小時。有了機器人,每天可以省下的時間就是兩到三個小時。」

只要你想得到,輸入程序,它就可以按要求製作出符合你口味的佳餚。繁興科技公司設想將來能像下載歌曲一樣,用戶將可以通過網路下載菜單,或者用戶自己編寫菜單上傳到網路上供人分享交流。

據悉,該機器人將在明年下半年批量生產。首先會針對餐館、食堂,其次為大型企業、部隊、機關等。最後,它將會進入家庭,這也是繁興公司追求的最大目標。該機器人預計的售價為6-7萬元人民幣。趙先生稱,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解放了生產力,更重要的是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1984年,被稱為工業機器人之父的美國人英格伯講了他的一個願望:我要讓機器人擦地板、做飯、洗刷我的汽車和檢查安全。看來,這樣的日子,離普通老百姓為時不遠了。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