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2107 Waffen Roboter

2011年7月23日

無人飛機在巴基斯坦、伊拉克、葉門和索馬利亞頻頻出擊,它們在軍事計劃中的角色日益重要,而且有向全自動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https://p.dw.com/p/120Dd
epa02730639 A British Ministry on Defence handout photograph dated 28 February 2011 and released on 13 May 2011 showing a Reaper a Remotely Piloted Air System (RPAS), part of 39 Squadron Royal Air Force. The Reaper has completed 20,000 operational flight hours in theatre, and is operated from Kandahar Air Field (KAF) in Afghanistan. The British Ministry of Defence reported on 13 May 2011 that the Reaper is a medium-to-high altitude, long endurance Remotely Piloted Air System (RPAS). The Reaper's primary mission is to act as a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 (ISR) asset, employing sensors to provide real-time data to commanders and intelligence specialists at all levels. EPA/Cpl Mark Webster / BRITISH MINISTRY OF DEFENCE / HANDOUT MANDATORY CREDIT; CROWN COPYRIGHT HANDOUT EDITORIAL USE ONLY/NO SALES +++(c) dpa - Bildfunk+++
美國死神無人飛機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2011年2月初,一架小得出奇的飛機從美國家加利福尼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它只有將近12米長,外形像個箭頭,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飛行員。這是武器製造商諾思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研製的X-47 B型無人飛機,剛剛開始為期三年的測試階段。該型飛機其實是一個自動化的武器系統,是為獨立執行軍事任務而研製的。飛機上可以配備兩噸重的炸彈和導彈,另外使用了隱型技術,很難被雷達發現。它可以靜悄悄地從航空母艦上起飛,搜尋並攻擊目標,然後返回,所有都事先編程,不需要人為控制。

X-47 B只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趨勢的最新樣本:戰場的主角不再是士兵,而是遙控的全自動武器系統。2001年以來,無人飛機不僅僅被用作偵察,而是直接成為攻擊武器。尤其是美國在巴基斯坦大量動用無人飛機,2004年到2007年間,這樣的攻擊行動只有9次,而2010年數量竟然達到了118次,因此造成的死亡人數據估計在600到將近1000之間。

The Northrop Grumman X-47B part of the joint unmanned combat system pulling in the crowds whilst on static display at Farnborough Airfield, England, Wednesday July 21, 2004. This week the airfield hosts the bi-annual Farnborough Airshow which attracts visitors and exhib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P Photo/Dave Caulkin)
X-47B型無人飛機圖片來源: AP

現在全世界興起了無人飛機的軍備競賽。已經有50多個國家自行研發或購買了無人偵察機,其中包括以色列、德國、中國、俄羅斯和伊朗。許多國家在研製配備武器系統的無人飛機。無人戰機的價格優勢非常明顯:一架美國死神MQ9型無人飛機的價格是1000萬美元,但可以配備14枚地域火導彈,而一架F22戰鬥機的價格高達1億5000萬美元。而培訓一名無人飛機操控員的成本也遠遠低於培養一名戰鬥機飛行員。

使用無人飛機的國家越多,全自動化的趨勢就越迅猛。多特蒙德大學物理學家、國際控制機器人武器協會的創始會員阿爾特曼(Robert Altmann)描述了以下場景:兩軍相遇快者勝,

"可能在第一秒種就會遭到摧毀。反應時間和衛星通訊時間可能會造成3秒或5秒的延遲。因此現在的趨勢是,在特定情況下堅決採取自動反應,以保持本方武器系統的運行。"

Robert Altmann, Physiker an der Universität Dortmund Gründungsmitglied des International Comitees for Robot Arms Control ICRAC Bild: DW/Matthias von Hein Aufnahmedatum April 2011, Ort: Dortmund
多特蒙德大學物理學家、國際控制機器人武器協會的創始會員阿爾特曼(Robert Altmann)圖片來源: DW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的辛格(Peter Warren Singer)曾在2009年出版了一本專著,批評軍事機器人的研發工作。

"一方面機器人沒有情感。在戰友被打死的時候,它們不會生氣,也不會出於報復採取犯罪行動。而這是很多戰爭罪行的一大根源。但是對於一個機器人而言,輪椅上的80歲老太太和一輛坦克也是沒區別的。"

喬治亞科技研究所的機器人科學家阿爾金(Ronald Arkin)卻認為,情感邏輯正是機器人的強項。他堅信,能夠製造出比人類更為適應戰場條件的機器人系統。這只需要軟體工程師們花點工夫,"讓機器人能夠拒絕執行不道德的指令。可以把日內瓦和海牙戰爭公約中的道德規定以及作戰守則編程輸入。"

而來自不來梅的計算機科學家克雷奧夫斯基(Hans-Jörg Kreowsky)則對此表示懷疑,"因為沒人知道這究竟意味著什麼:把道德考量引入到編程中去。畢竟,道德不是按照算法規則定義的,人類也不可能硬編出來。"

儘管軍事科技的發展有時候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但是它們應用後造成的影響就沒那麼有趣了。

作者:Matthias von Hein 編譯:石濤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