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無處是家"

2014年5月9日

中國官方幾乎不允許外國記者前往西藏採訪報導。一名美國女記者還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她在一部紀錄片中展示了一位藏人小販在北京的生活。這部名為"無處是家"的電影本周末將在慕尼黑紀錄片電影節上德國首映。

https://p.dw.com/p/1Bwqc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美國女記者福特(Jocelyn Ford)一直從事的是廣播新聞報導,她原本從來沒有想過拍電影,直到有一天一位絕望的西藏小販表示要把7歲的孩子送給她時,她開始接觸到一段令她終身難忘的故事。

"當時我說,我不能隨隨便便把一個陌生人的孩子帶走。我們那裡(美國)沒有這樣的習慣。不過我打算幫助他們,至少幫這個孩子找到一個學校。"福特講述她第一次遇到西藏婦女桑塔的情景時說。從那時開始,福特便同桑塔結下了友誼。這段友誼也帶來了之後的紀錄片"無處是家"(Nowhere to call home)。

福特在紀錄片中講述這個守寡的西藏婦女帶著孩子去北京尋找更好的生活的故事。福特沒有像往常那樣單純以記者的身份記錄被採訪者的故事,而是自己也涉身故事其中,例如幫助孩子找學校就學,幫助桑塔解決其它問題。對於這位每晚在北京街頭販售藏族首飾的小販來說,總是徘徊的合法與非法的邊緣,生存及其艱辛。

這部紀錄片清晰地展示了這對母子常常會遭受到歧視,路人投來的輕蔑的一瞥。福特說:"不少漢人頭腦中存在沙文主義觀念,在他們看來藏人都是矇昧無知,尚需開化。還有一些漢人認為藏人都更追求精神世界。這兩種看法都不符合事實。"

桑塔來自西藏一個偏遠的小村落,那裡遠不是人間天堂。這個村落像是被21世紀遺忘了一般。福特前往此地,不但親眼看到那裡的人們對宗教信仰的虔誠,同時也深刻感受到那裡存在的社會問題。"我以前根本不知道在那樣的村落婦女的地位和遭遇能如此之差。在桑塔生活的村子,人們頭腦中的觀念認為女性一文不值。我親眼看到桑塔的婆家像對待私人財產一樣對待她,他們認為想對桑塔做什麼就可以對她做什麼。"

桑塔的公公就像是一位暴君,他禁止自己的孫子也就是桑塔的兒子上學讀書。紀錄片《無處是家》沒有涉及政治話題,而是完全聚焦桑塔母子的命運。影片揭示了一些漢人對藏人的偏見同時,也粉碎了一些西方人對西藏的過度美化。

福特說:"我拍攝這部紀錄片就是想向外界展示,藏人其實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他們生活的社區中存在和我們一樣的問題。不過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國家對這些問題都視而不見。"

在中國有關西藏題材的電影大多是展示民族大團結的正面宣傳,所以福特的這部紀錄片恐怕難以在中國產生影響形成討論。不過這部紀錄片能在北京公映,就算觀眾為數不多,福特認為已經是一項巨大的成就了。

儘管爺爺反對,桑塔的兒子還是終於上學了。

作者:ARD 編譯:洪沙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