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你姓你的黨,我有我的名

張平 (摘編)2016年3月13日

當中國大陸宣傳從「中國夢」轉移到「習核心」時,香港本土思潮在年輕人中已成主流,台海僵局則更加難解。

https://p.dw.com/p/1ICSD
China Präsident Xi Jinping bei Xinhua News Agency
習近平2月視察新華社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ZUMA Press/L. Hongguang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蘋果日報》發表評論《習大大為何要"媒體姓黨"》,作者徐子軒指出,去年喊得震天價響的中國夢,到"93閱兵"的最高潮後,便開始逐漸削減宣傳,取而代之的是今年的習核心。由國家至個人崇拜,乃是基於中共的政治判斷,用共產黨的話來說,即是在世界局勢與國內矛盾間的戰略移轉。

當中國經濟趨緩時,中共要怎麼處理與人民的社會契約?徐子軒認為,北京開始試著轉移國內的主要與次要矛盾。反腐只迎合了仇官仇富的心理,並無助於國計民生,人民的高潮正在逐漸褪去,那麼祭出維穩便理所當然。對於日顯嚴峻的中國社會,有人警示文革再現,但其實再現的,只是升斗小民們唱著贊歌景仰領袖的專制心態。如今稍有異議者即受到壓制,顯示中共收縮言論以防微杜漸民間可能的反抗,高壓的做法能持續多久不無疑問。

香港本土思潮不可忽視

香港《明報》發表學者孔誥烽評論《勇武本土派崛起,然後呢?》,文章指出,本土思潮已經凝結成一股政治力量,在年輕人和一直不滿老泛民的中老年人中間蔓延,大有重複當年台灣反對運動中本土派擠開左翼統派之勢。傳統泛民和社運界的傲慢讓他們無法理解本土勇武派崛起的大潮。

孔誥烽認為,退聯運動的成功和中大學生會本土莊大勝,以實實在在的選票顯示,不同流派的本土論述,已經成為年輕人中間的主流意識。港大和中大學生會會長,加上即將組黨的學民思潮,更先後表示認同港獨選項。這些學界新發展,其範式轉移的意義,不下於當年學運國粹派倒台。

Wahlen in Taiwan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僵局將更加難解?圖片來源: Reuters

兩岸僵局更加難解

台灣《聯合報》發表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文章《兩岸五二0後的可能對撞》指出,所謂"天然獨"與"天然統"的直接對抗似已隱然成形,蠢蠢欲動。這使得舊有深層的"統獨"之爭,開始與更深層的"認同"匯流,僵局將更加難解。

蘇起說,"現在我們正站在兩岸關係新的關口。那就是,'台灣人'蔡主席將帶領首次以'台灣人'認同佔多數的台灣,隔海對抗'中國人'習近平及懷抱'中國夢'的近十四億大陸民眾"。這情勢之所以"新",是因為國共鬥爭時期的主要矛盾存在於國共兩黨間,與人民較無涉;而大陸人民對台灣的友善還是後來兩岸和解的最大助力。"掌握權力的領導人似有責任體恤蒼生百姓的幸福,藉由緩和的'統獨'選擇,引領'認同'板塊趨吉避凶,而不能坐在板塊上隨波逐流"。

轉型正義與"正常國家"

台灣《自由時報》發表社論《轉型正義的終點是正常國家》認為,"從政權輪替到轉型正義的軸線,拉開台灣國家正常化的序幕,但仍有內憂外患有待解決,包括恢復台灣的經濟自主實力"。先前習近平對台灣提出"一國兩制",現在又亮出"同屬一個中國",充分說明周子瑜事件不是黃安在亂舉報,他十分準確地傳達了習近平不容"中華民國各表"。

社論認為,民主增修的憲法已非"一中憲法",台灣不想"同屬一個中國",二千三百萬人已在大選有所取捨。"至於轉型正義的終極目標,乃是把台灣轉型成'正常國家'","小英政府,莫因維持現狀而忘了終極目標"。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