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川普吓倒全球?釋法仍是港人最痛

2016年11月13日

川普当選美國總統將會在日韓台與中國關係上帶來哪些改變?全球同此涼熱之際,全國人大釋法仍是香港輿論的焦點。

https://p.dw.com/p/2Sd9j
Bildkombo Donald Trump und Park Geun-Hye
圖片來源: Reuters/M. Segar/E. Jon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風傳媒》發表政論人陳昭南文章《川普暴潮嚇壞了全球,台日韓將有變局?》,指出川普在選戰中鼓吹美國應該放手讓日本、南韓自己去對付北北韓,更甚的是,他認為:既然北韓有核武,那日本也應該要有核武。如果日本"被放手"可以自造核武,首先頭痛的當然是中共,這可會是天大地大的國際糾紛。同樣論調,原本已決定要裝配在韓國的"薩德系統",韓國會不會接受川普所索要的付費安裝?

陳昭南說,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戰會先興起,但日韓台灣卻和中國同一邊,屆時只要中國控制得住而不讓爭端發生極端軍事衝突,大市場趨勢就很自然會往中國這邊移動,人民幣的價值會提升,簡單說,川普这種主張的美國就是在將天下霸主的主導權騰讓出來拱手送人。台灣只能跟日韓綁在一起來看待川普变局。因台灣少了美軍駐扎問題,所以較單純的只是武器採購的價與量。如果川普真的是按商業法則在佈局全球,那麼台灣在策略上只要讓川普认定台美關係是美國穩賺的一方,那大概還可以維持穩定關係,可是,國與國的關係真的這麼簡單嗎?

Hongkong Abgeordnete Baggio Leung & Yau Wai Ching
人大最新的司法解釋實際上解除了梁頌恆和游慧禎進入香港立法會的資格。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

尋求法治背後的政治共同體

政治學者葉蔭聰在香港《明報》發表文章《大陸違憲是正統  香港憲法不在場》指出,香港的法治比英國幾百年在民主革命中成形的普通法歷史要短,但卻比殖民晚期才成形的香港政治共同體的歷史要長,港人自治的想法,要到1980年才勉強成為社會共識。故此,民主化與法治是若即若離的,前者遲遲未有成果,後者有點老練成熟。法的背後,總缺少政治共同體的想像,甚至有人認為應該盡量與政治無關。

葉蔭聰說,中央一面不許違憲審查的司法機構及程序,另一面打壓提出自由主義式憲政訴求的法學家及平民。因此,這套政治憲法學除了是自說自話,為中共開脫,其主要功能是嘗試在文化民族主義之外,建立一種陳端洪所說的"憲法愛國主義",即透過體會憲法的歷史及原則,凝聚對政治共同體的熱愛。當香港人以"捍衛司法獨立"之名的時候,除了包含著一種恐共情緒外,是否要尋求法治背後的政治共同體的熱情?

政治壓迫與文化侵略

時評人練乙錚在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人大釋法三解讀 下任特首雙面人》指出,兩代香港人對北人"釋法"及有關的說辭作的兩種不同解讀,一專制政治壓迫、一外來文化侵略,其實也就是為什麼年輕人認為"香港民族"這個概念很自然,一見如故,但老一輩卻聽起來覺得突兀,很造作,很不自然,甚至完全荒謬。十幾年之間,香港人當中,出現這種對中港關係的跨世代理解差異,顯然比上述外國人當中的看法轉變深刻得多。

練乙錚認為,北京為打壓港獨而進行"釋法",逆向思維的結論無疑是:港獨的發展太過成功了,以致大一統帝國不能不出重手打壓,否則不僅無法控制,更會鼓勵帝國邊緣上其他四獨更勐烈造反。以如此霸道方式取締某種政治信仰,文明社會所不為。這會引起反效果,一些本來不支持港獨甚或反對的人,出於對"釋法"的反感,會轉化為港獨的同情者甚至支持者。

China Tausende demonstrieren in Hongkong gegen Einmischung aus Peking
香港數千人11月6日在中聯辦前舉行遊行,抗議北京方面通過人大釋法解除香港議員資格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A. Hofford

用法律包裝極權?

時評人劉銳紹在香港《端傳媒》發表文章《法律包裝下的極權》指出,全國人大就《基本法》104條釋法,處處顯露的特點是,北京相信的是權力勝於一切。從《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的解釋可見,北京希望一錘定音,然後壓倒一切反對聲音。

劉銳紹說,中共在"台獨"、"疆獨"等問題上,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責任,只把責任推到分裂分子、外國勢力、敵對勢力之上。如今,北京似乎可以駕馭一切,"港獨"的氣勢被壓下去了,不聽話的人也被趕出立法會外。但是,可以預期的是,未來的抗爭只會持續下去,就像1949年之前共產黨向國民黨抗爭一樣。當然,暴力的抗爭暫時不會太強烈,因為香港暫時仍未到達暴力抗爭的臨界點,而香港的主流民意也反對暴力。不過,如果北京的壓力不斷加大,愈來愈只強調"中央權力"而不理會香港人的意願,那麼只會把不滿的情緒向臨界點推進。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摘編: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