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習大大黨小小?

張平(摘編)
2018年3月11日

有評論認為,習近平的無限期任期可能會造成一黨統治的結束與一人統治的回歸,中共這麼做是在拿自己的生存冒險。

https://p.dw.com/p/2u7Q5
China Nationaler Volkskongress 2018 in Peking | Präsident Xi Jinping
中國共產黨在很大程度上贊同習近平奪取權力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德國之聲中文網)《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更強大的習近平,更弱小的共產黨?》,作者Mary Gallagher說,習近平鞏固自己的主席地位,或許實施終身制的舉動,可能會破壞中國共產黨制定的規範和機制。正是它們讓中國和習近平本人走到了現在。

文章說,取消任期限制會讓那些想成為領導人的人失去伺機以待、等候習近平任期結束的動力,特別是當他們和習近平從屬於不同的政治派系的時候。游戲規則也變得更加難以預測。在中國,任期限制是一種有條理的自我糾正機制,這與民主選舉固有的"把不中用的人趕下台"的承諾不同。但它們是一種手段,這些年來,它們讓中國政府得以駕馭精英階層的爭權奪利和民眾的期望。對威權主義政權來說,這兩個挑戰往往很難管理。

習近平的無限期任期可能會造成一黨統治的結束與一人統治的回歸。中國共產黨在很大程度上贊同習近平奪取權力,希望他能帶領中國度過接下來的巨大挑戰,但共產黨這麼做是在拿自己的生存冒險。

習近平修憲讓西方重新思考中國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中國修憲讓人重新思考如何面對中國崛起》,作者杜心武說,從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制以來,修憲頻繁是中國特色。從1949年到1982年,短短30多年,中共已經制定了四部憲法(1954、1975、1978、1982)。

文章說,對比以往那種重新制憲, 1982年憲法總體穩定,但大約5-6年就修憲一次,也堪稱頻繁。這些修憲也說明,在中國修憲是正常的,2004到2018年之間跨度14年都沒有修憲,反而是少見的。因此,2018年修憲,不令人意外。除了修憲這個舉動不出意料之外,修憲的內容也沒有太大意外。

China Nationaler Volkskongress 2018 in Peking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G. Baker

作者認為,不可否認,現在全球處於"威權政府"回歸,民主褪色的年代。但中國最近展示「銳實力」已經引起西方的警覺。這次修憲,清楚地告訴西方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價值觀與它們的還有本質差別。西方媒體紛紛指出"西方看走眼,中國令人失望"。雖然在國際上已經少有國家會發聲"干涉中國內政"。但至少西方國家能破除對中國一廂情願的迷信,重新思考如何面對中國崛起。

台灣如何應對中共新統戰?

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對岸挖人心,蔡政府豈可再以意識形態與顏色治國?》,作者杜宇說,兩岸局勢暗潮洶湧,中國大陸一中原則攻勢凌厲且手法多變,蔡政府則以維持現狀力抗,統獨雙方都在玩切香腸游戲,苦的是台灣老百姓。春節過後的二二八當天,不僅獨派人士宣佈成立"喜樂島聯盟",中國大陸官方也端上大菜(31項惠台措施)給予台胞等同大陸人民的國民及超國民待遇,在國內引發熱議,各方看法不同,悲觀者看到的是風險,樂觀者看到的是機會。

文章說,這次中國官方提出惠台措施,擺明了是要爭取台灣人的好感,孤立蔡政府,進而由量變轉為質變完成統一大業,不過沒有強制性,台灣人可以自由選擇。兩岸都想爭取台灣民心。只是這些年國內確實面臨相當多的困境,蔡政府如果能拿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法,讓民眾過好日子,又何懼中國大陸的統戰。

"一國兩制"爭議走上新台階

香港《明報》發表文章《中美互鬥 港青將對一國兩制產生新信仰危機》,作者馮智政說,20年來,一國兩制都有一個穩定的中美關係在背後支持。對中國來說,香港是西方國家貿易關卡與不信任之突破口,也是國際集資、投資的樞紐;對西方國家而言,香港是中國民主化的橋頭堡,向中國境內輸出政治及經濟的自由主義。

文章說,過去20年,經濟誘因蓋掩了港人對共產黨的價值衝突。就連建制派政黨都不斷釋出"放下政見分歧"、"祖國家富有了"等訊息。上一代一方面打著"血濃於水"的口號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另一方面卻持英式法治觀、國際資本主義規則,好讓自己在其他同胞面前有優越的競爭力。然而,今時今日還在中學、小學接受國民教育的學生,他們可能將不再能"食兩家茶禮"。要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火車嗎?則要盡快進入中國政局核心,支持以中國為首的國際新秩序,一國兩制已不再是過去普選不普選的低層次爭議了。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