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60908 Wolfram Siebeck 80

Michael Koehler2008年9月21日

不少讀者都知道沃爾夫拉姆-西貝克是個語言尖刻的德國烹調技術批評家。近半個世紀以來,他出版和發表了大量有關烹飪藝術,烹飪文化以及飲食學的書籍和文章。他所涉獵的題材包羅萬象,從精美的法國大餐到自制的番茄汤。今年春季他編撰的菜譜《看不上眼的食材》得到出版。而他的專欄文章《旁敲側擊》也被慕尼黑的格萊弗-溫冊出版社收集編撰成了一本書籍發表。德國之聲記者在沃爾夫拉姆-西貝克慶祝他的80大壽之前,在弗萊堡採訪了他。

https://p.dw.com/p/FL3Q
烹飪是一門藝術圖片來源: DW

沃爾夫拉姆-西貝克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在法國南部度過。餘下的幾個月會消磨在德國弗萊堡市附近的家中。「讀者經常問我,怎麼才能成為飲食評論家。 我的回答永遠都是一樣的,首先你要贏個樂透幸運大獎。這樣你就有錢花上兩年時間到全歐洲最好的餐廳去品嘗美味佳餚。如果此後你還有興趣吃一根烤香腸的話,那麼你必須再重新將所有美味再品嘗一遍。」

他知道,有人說他的品味太高。這讓他顯得有些不合群,顯得冷漠和孤傲。然而這正是他寫作菜譜成功的秘訣。德國的烹飪藝術正是在他的冷嘲熱諷中逐漸走向了精美。其實沃爾夫拉姆-西貝克並不是天生的美食家。1928年他出生在德國的杜伊斯堡,然後在魯爾地區長大成人。沃爾夫拉姆-西貝克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在烏帕塔爾上了大學,專業學的是版畫。「作為德國人我是在戰後才進入社會生活的。二戰時我只是一名預備役炮兵,後來又成了被俘人員。二戰後真正的西方藝術和文化排山倒海般湧來。西方的藝術和文化對我的影響非常重要,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經歷。」

沃爾夫拉姆-西貝克如果讓你做馬鈴薯泥,那麼你起碼要準備兩斤馬鈴薯,250克奶油。這麼多備料他還說是節儉版的菜譜。他最討厭大工業製作的食品。 1958年作為年輕的版畫專業人員,他在科隆的一份雜誌上開辦了自己的專欄。從那以後他的名字逐漸同烹飪藝術劃上了等號。 他在回憶最初發表菜譜時的情景時說,「當時我寫了一個菜譜。這是我寫的第一個菜譜。它完全不同於其他人寫的那樣。它非常詳盡。然後我又寫了第二個,第三個。為了寫好菜譜我不斷地往巴黎跑。這後來我的編輯也知道了,他對我說,巴黎有個非常好的大餐廳,叫做馬克西姆餐廳。你去那裡看看,然後寫點東西。聽了這話,我馬上就領了預支款去了馬克西姆餐廳。」

在他最近出版的兩本書中讀者可以更清楚地瞭解沃爾夫拉姆-西貝克的風格。書中的菜譜全部用的是人們看不上眼的食材,比如豬牛雞鴨的內髒等下腳料。他說,他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他和許多業餘烹飪愛好者曾經歷盡千辛萬苦也找不到這類菜譜。他的另一本書是出版社選自他在美食家雜誌上發表的專欄文章。沃爾夫拉姆-西貝克常常對德國人在飲食文化上為什麼總是那麼落伍感到迷惑不解。「德國人總是將享受和奢華看作是一種罪惡。他們認為,一個民族崇尚享受,不排斥奢華就要走向衰亡, 正如當年的羅馬帝國一樣。這就是德國人的偏見。」

書中不難看出沃爾夫拉姆-西貝克對法國菜系的情有獨鐘和某種自負感。而恰恰是這種風格會讓讀者產生會心的一笑,讓他們有興趣按照菜譜模仿製作和學習。沃爾夫拉姆-西貝克所特有的那種冷嘲熱諷的風格非但沒有嚇退讀者,反而讓讀者充滿了信心。而德國葡萄酒能夠享譽世界,德國菜餚能夠在過去幾年裡大行其道也要感謝沃爾夫拉姆-西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