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科隆巧克力博物館:甜蜜的回憶

2011年3月2日

科隆,這個以教堂和香水聞名世界的城市,留給人們的是肅穆和芬芳的記憶。然而今天,我們走進這裡,卻是試圖尋找一種甜蜜,這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答案就在科隆的巧克力博物館,走進這裡,你就會明白,原來,彌漫在科隆萊茵河邊的香氣,不僅僅是從香水瓶中飄來,香沁你的心脾,而且,也可以從巧克力盒中溢出,甜蜜在你的嘴裡。

https://p.dw.com/p/JMHd
科隆巧克力博物館圖片來源: Schokoladenmuseum Köln

尋找科隆巧克力博物館時的心情,令我想起了年少時,饞嘴的我尋找一塊被媽媽藏起來的巧克力,既焦急、期待,有些忐忑不安,雖然我知道,它就在某個地方靜靜地等待著我。

其實,科隆的巧克力博物館比媽媽藏起來的巧克力好找得多。讓我們從一個人盡皆知的地標-------科隆大教堂出發,一直走到萊茵河邊,然後右轉,順流而行,一邊欣賞著萊茵河的美景,一邊呼吸著清新宜人的空氣,不經意時,就會發現一艘好像飄蕩在河邊的大船,千萬別錯過,這裡就是巧克力的天堂-------科隆巧克力博物館。

花六點五歐元買了門票,正準備往裡面走,售票員指著櫃台上盛著一塊塊的巧克力的盒子,讓我拿一塊。原來,在這裡,門票的價值還包含著巧克力。雖然只是一小塊,卻令還沒參觀的你,心裡已經溫暖甜蜜了起來。

從入口一直往裡走,就會看到不同年代盛裝巧克力的盒子,樣式繁多,精緻美觀。除了巧克力的包裝盒、巧克力各式各樣的模具,在一樓更多展示的是製造巧克力的原料--可可的基本情況。

Schokoladenherstellung – Mini-Produktionsanlage
巧克力就是這樣製造出來的圖片來源: DW/Jerkan

你知道嗎?18世紀,瑞典的自然科學家卡爾‧林內建立了植物的科學命名體系。他對可可樹起的名字緣於希臘文複合詞,意思是上帝的食物。

你知道嗎?可可樹只能生長在赤道周圍大約寬為3000公里的環狀帶裡,因為,可可樹要求周圍環境的溫度在24-28攝氏度之間,相對的濕度要在80-90%之間。每平方公里的年降水量要在1500-2000毫米之間。

你知道嗎?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可可口味,有兩個原因,一是本來就有就大量不同種類的野生可可。二是就像釀造葡萄酒時使用的葡萄一樣,依賴於當時的氣溫和其生長地區的土壤情況。生產高品質巧克力的秘密之一,就取決於不同種類的可可豆的混合。

怎麼樣?在巧克力博物院裡小小的逛一逛,我就變成了一個巧克力專家。

有我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來自美國的朱麗亞‧潘納夫也是如此呢:「我聽同伴說這裡非常有趣,所以就來了。我熱愛巧克力,但在來之前,我對生產巧克力一無所知。我們會告訴我的朋友關於這裡的一切。這真是個有趣的經驗,(參觀後你們可能變成了巧克力專家)有可能,是的。」

Schokoladenmuseum Köln - Zutaten für Rezept
美味的巧克力圖片來源: LF Oliveira

在一樓的展廳裡,你還可以看到可可樹的種植、可可豆的種類、可可豆的貿易、可可豆的品質要求、可可豆的成份、巧克力的成份、巧克力的生產過程等等的說明。時間有限,不能每項都講給大家聽,不過,還是要給您做個小小的知識普及:普通和半甜型巧克力,至少要有50%的可可漿;苦的和特別苦的巧克力至少有60%的可可漿;至於白巧克力,則既沒有可可漿也沒有可可粉,它要求的是不少於20%的可可奶油和不超過50%的糖。怎麼樣?現在,您再吃巧克力的時候,就會對它的成份了熟於心了吧!

走過光線幽暗的一樓展廳,拾階而上,眼前豁然開朗,就如同走到了這艘大船的甲板上。正前面一下子吸引了我目光的則是一株看似結滿了可可果實的可可樹。哇,這莫非就是每個遊客都會提及到的那個可可樹形的巧克力噴泉?果真沒錯,走近些,就會有一個面帶微笑的工作人員,手裡拿著一把威化餅乾在這噴泉裡蘸上一蘸,微笑著遞給你。曾經來過這裡的朋友說,這巧克力威化著實甜膩,中國人甚至會有些口味不適應。不過,在我將其放入口中,細細品味的時候,卻覺得香甜可口,回味無窮。看來,這就是所謂的"百聞不如一嘗"吧?什麼事情都是這樣,需要自己親身體會,才有答案。有人說過,巧克力的神秘之處在於它撩撥的不僅僅是人的食慾,還讓人覺得身體和心靈都十分渴望--渴望香甜的事物或者溫暖的事物。可是我覺得巧克力讓我渴望的,是更多的巧克力。所以,厚著臉皮又向工作人員要了一塊巧克力威化。估計像我這樣被巧克力深深誘惑的人,也不在少數吧。

吃完美味,目光轉向右側,那些笨重的機器又是做什麼的呢?原來,這就是整套的巧克力製造設備了。說到這兒,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這座博物館的歷史,這座在1993年建立的博物館是由漢斯‧伊姆霍夫出資5千萬德國馬克建設的,這也是完成了這位出生在科隆的巧克力工廠主人的一個終生夢想。不知為何,我一下子想到了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也許伊姆霍夫就是那個電影中的威利‧旺卡吧,不過,他與威利不同的是,他不會緊閉大門,而是將巧克力的故事與秘密講給每個人聽。所以,他甚至於把整套的巧克力生產設備都搬到了博物館裡。從可可豆的烘烤、碾壓、粉碎到可可漿的混合、攪拌,直到製成各種形狀的巧克力塊、條、動物。不經意抬起頭,發現兩個德國小男孩和我一樣呆呆地望著那一排排小塊巧克力,目不轉睛。看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巧克力夢想吧。

Saal im Schokoladenmuseum Köln
博物館的展廳圖片來源: LF Oliveira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歐拉夫‧弗爾特曼也這麼說。去年有67萬的遊客來這裡。這是個新的紀錄,一半是小學生,剩下的是成年人。這的確是科隆最有特色的博物館,可以瞭解巧克力的歷史,巧克力是哪來的,誰做的,有什麼口味等等。大多數的人喜歡巧克力,他們喜歡看這裡的每一件事。他們都希望拜訪巧克力工廠,瞭解巧克力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在這裡他們可以看到機器在運轉,也可以看到手工製作。

在三樓的"珍寶室"裡展出的是古代奧爾梅克人、瑪雅人和阿芝台克人對可可的崇拜,還有巧克力傳到歐洲的歷史過程。那時候,巧克力並不像今天一樣,是孩子們的最愛,而是成人的奢侈品。1912年,一塊巧克力的價格可以買上20個麵包圈,而如今,只能買2個或3個。雖然知道吃下這一口的代價是面對腰上那塊可怕的贅肉,但是如果不吃下這一口巧克力,生活還有什麼樂趣?怪不得展覽出口的一座老式巧克力自動售賣機上寫著:"想要微笑?給我90芬尼,然後你就會得到世上最甜美的微笑"。

如果說這些展覽你依舊意猶未盡的話,在一樓的紀念品商店裡,你可以爆發自己的購物熱情,只是擔心這裡眾多的巧克力品牌會讓你挑花了眼。不過,還是想叮囑一句,這裡的巧克力價格不菲,一定要懂得節制喲!

Schokoladenmuseum Köln von außen
巧克力博物館圖片來源: LF Oliveira

不要擔心到了科隆找不到這裡,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歐拉夫‧弗爾特曼很熱情地把路線告訴中國的聽眾:「這有不同的路線,這裡距離市中心不遠,走路的話也不過15分鐘,你可以沿著萊茵河走。也可以坐游覽車、電車,當然也可以乘坐地鐵,都可以到達巧克力博物館。這裡還沒有中文的介紹,原來沒有那麼多的中國人,但去年情況有所變化,越來越多的團隊和旅行者來自中國。也許過幾個月,我們就會有中文的介紹。科隆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如果您喜歡巧克力,歡迎大家來我們巧克力博物館。」

電影《阿甘正傳》裡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得到什麼。而我想,無論得到什麼,只要生活像巧克力,那就是值得期待的。

作者:由笛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