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41109 Levi-Strauss tot

2009年11月5日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和法國的大學校園裡出現了一個流行的概念-"結構主義",這一理論認為,在研究人的思想形成的過程中,研究的主要對象不應是思想的內容,而應是其組織形式,是單個的理念之間的相互關係。而這種關係是有結構可循的,以這一結構為基礎,就可以對思想的形成進行清晰的分析。結構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法國人類學家、語言學家和哲學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於11月3日去世。

https://p.dw.com/p/KOqc
1967年的列維-斯特勞斯圖片來源: AP

1935年,一位年輕的法國哲學家接到巴西聖保羅大學發來的一份邀請。這位學者當時27歲,對技術至上的工業社會產生了厭倦。於是他接受邀請前往巴西,來到只有印第安人居住的,幾乎與西方文明隔絕的亞馬遜河流域。這裡的原住民有著怎樣的生活秩序?他們有什麼信仰?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有價值的?他們珍惜什麼又厭惡什麼?列維-斯特勞斯重點研究了印第安人的神話傳說,他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多次深入亞馬遜叢林。

二戰期間列維-斯特勞斯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紐約。此後他將自己的研究結果寫成了兩本書-1955年出版的《野性的思維》和1962年出版的《憂郁的熱帶》。前者引起了很大反響。該書闡述了一種與西方世界思維截然不同的邏輯。在法蘭克福任教的哲學家霍內特解釋說,這是一種不太抽象的邏輯:"在上述社會中存在一種思維形式,它與我們西方現代的、文明社會的思維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它不是由一個高高在上的所謂原則來演繹事物,而是皈依到自然環境中,進而試圖分門別類地解釋自然環境,同時人們對自然有一種敬畏的距離,對環境的多樣性有深入的瞭解。"

Ethnologe Claude Levi-Strauss gestorben Flash-Format
列維-斯特勞斯作為語言學家對學術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列維-斯特勞斯在《憂郁的熱帶》一書中描述了他在巴西熱帶叢林中的經歷。該書帶有批判現代文明的基調,散發著懷舊的情緒。作者在那個年代就指出了環境遭破壞的問題,而原住民是環境破壞的受害者。列維-斯特勞斯認為,原住民的文化面臨消亡的威脅,而西方人還在自我優越的陶醉感中認為,這種文化是落後的。霍內特認為,列維-斯特勞斯在《憂郁的熱帶》中試圖激發西方讀者對陌生文化的興趣和敏銳感:"總的來說他堅信,原始社會與我們的社會相比更有優勢的一點是,他們在思維中和社會實踐中對自然均衡狀態的意義有著比我們當前的社會更強烈的意識。"

列維-斯特勞斯在所謂的原始社會形態中觀察到一些在西方文明社會同樣適用的原則。例如禁止亂倫,或對相反事物的歸納-"冷與熱"、"好與壞"的區分存在於任何一個社會中,這就是列維-斯特勞斯所稱的"思維的普世原則"。從這一點來看,現代人和原始人比人們所認為的要接近得多。

自50年代起,列維-斯特勞斯生活在巴黎,成為結構主義的核心代表人物。結構主義理論在詮釋人類文化時更多地以形式,而非內容為研究對象。列維-斯特勞斯不僅作為人類學家,而且作為語言學家對學術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在德國的大學裡,人們對列維-斯特勞斯的著作一向十分重視,直到今天,在許多人文專業科系裡,他的書都是必讀作品。

孜孜不倦的治學活動似乎有利於益壽延年。11月3日列維-斯特勞斯在巴黎去世時,享年100歲。

作者:Kersten Knipp/葉宣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