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維吾爾穆斯林被旅遊業拋棄

2006年12月28日

位於新疆西北地區吐峪溝看起來並不像一個會發生革命的地方。在維吾爾語中,吐峪溝的意思就是「走不通的路」,目前在吐峪溝大峽谷裡住著最原始的維吾爾族村落。這裡是葡萄最早在中國落戶的地方,而且千百年來這裡一直是單一的葡萄溝,葡萄栽培歷史已有2000多年。其主要景點只有一些小型的穆斯林神龕以及少數幾個外觀破損的佛教石窟。

https://p.dw.com/p/9cYb
新疆的穆斯林在禱告圖片來源: AP

不過因為對漢人的不滿,當地的少數民族今年早些時候與漢人爆發了長達3天的衝突。導火索是當地漢人旅行社推出的「古民居景區」旅遊項目。「古民居景區」一經推出,就立刻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旅遊線路。不過30圓的票價卻滿足不了村民的要求。村民對此不滿,而遊客們在穆斯林朝聖處所表現出的不敬更激發了當地穆斯林村民的憤怒,他們封鎖了道路,直到旅行社答應為每名遊客多出2塊錢才同意放行。

「他們正利用我們的傳統,我們的生活來掙錢,我們也希望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應得的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村民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國內的旅遊業正搞得紅紅火火,僅僅是一個五一黃金周就達到了創紀錄的400億人民幣收入。官方稱旅遊經濟提高了貧困地區的居民收入,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要比這些貧困地區發達的多。

一家政府運作的旅行社表示:「經過宣傳,來吐峪溝的遊客比2004年多了4倍。」這個旅行社也掌握著吐峪溝游這個項目。無論是否有入場費,許多村落還是希望那些假日遊客能夠登門造訪。「市場上葡萄只能賣6、7圓一斤,但是這裡能賣到10塊錢一斤。」20歲的塞利瑪說。

不過漢人主導旅遊經濟只意味著一件事:中產階級蜂擁到新疆,不過他們來這裡卻只是為了看看文化差異,對縮小經濟差距卻沒有任何幫助。而當地的村民通過遊客瞭解到了外邊的世界,同時看到豐厚的旅遊資源被漢人所掌握,這加劇了維、漢兩族人民的分裂和不信任。

「新疆是真正的不同的。我認為必須處理真正的不信任和歧視反對維吾爾。一種他們是不可信任的感覺在蔓延,而911之後則是對激進伊斯蘭分子的恐懼。」美國波莫納大學人類學教授,地區問題專家格萊德內表示。

新疆旅遊局拒絕對此做出評論。

名義上叫做維吾爾自治區:他們現在由900萬個區域的2000萬人口組成。但是北京依然嚴格的控制著這個與阿富汗、巴基斯坦、俄羅斯以及三個中亞共和國接壤的地區,那裡的分裂主義情緒隨時可能導致暴力的發生。政府的高層官員通常是漢人,這個地區富含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幾乎全部是由外人來開發的。

古老的綠洲小鎮卡什的旅遊業被以與吐峪溝同樣的方式壟斷,其背後的運作者是一家設在華中地區的漢人旅行社。一些導游,其中一部分是穆斯林。旅行社希望他們能接受無神論思想,改變自己的服飾。「我更願意帶蓋頭,因為假如你沒帶蓋頭,你的頭在街上被男人看到那就是你自己的過失,但是在工作的時候我們卻不得如此。」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導游說。少有遊客需要漢族導游帶領去觀賞維吾爾的景點,似乎在擔心潛在的緊張關係。

「我認為漢人營運這些景點是因為維吾爾人對此缺乏技巧或者根本對此沒興趣。」一名來自西安的老師認為。

北京政府的控制得很緊且「多管齊下」: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很難想像讓人把新疆與被暴力摧毀了豐厚旅遊資源的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相提並論。不過專家警告說,假如當局依然不能拿出有效的策略的話,當地居民的民怨沸騰爆發出來恐怕就不可收拾了。

「這與其他的現代化沒有什麼不同,人們正在失去他們的文化,但是他們卻無力去制衡,因為歷史和文化是如此的帶有政治敏感性。」新疆問題專家尼古拉斯認為,「我們今天在新疆看到的和平與平靜並不是真正的穩定,它的穩定來自於上層的強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