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Birma Geberkonferenz

Tobias Grote-Beverborg 2008年5月27日

不僅各國政治家表示仰光國際出資國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就連一些國際救援組織的工作人員也對會議結果表示滿意。緬甸軍政府更是對會議成就贊譽有加。然而德國之聲南亞問題專家tobias Grote-Beverborg則認為,說本次會議取得了成功,實在是言過其實。

https://p.dw.com/p/E6Xw
等待救助的緬甸災民圖片來源: AP

事實上,緬甸軍政府只是做了一些無足輕重的讓步。各方之所以會認為本次會議取得了一些進展,那完全是因為此前緬甸軍政府拒絕開展任何形式的對話。

緬甸軍政府周一宣稱,該國遭遇熱帶風暴襲擊三周之後,國際社會終於在救助災民的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星期天在仰光舉行的國際出資國會議上,各國與會者終於迫使緬甸軍政府認識到,若要獲得國際財政援助,就必須准許國際救援人員進入災區。

聯合國,東協以及50多個國家和組織的代表出席了本次同緬甸軍政府舉行的會議。會議剛剛閉幕,各國與會者就爭相恐後地宣稱,這是一次成功的會議。而細究之下卻不難發現,除了一些空泛的承諾和數字游戲之外,一系列實質性的問題根本沒有得到澄清。

比如,緬甸軍政府方面宣稱,他們在第一時間內獨立自主地組織了緊急救助,而且救助工作業已完成。然而,就在仰光的近郊,就有數千名難民在破舊不堪的難民營裡艱難度日。這裡既沒有醫療設施,乾淨的飲用水,也沒有充足的食品和藥物,政府的救援措施就更無從談起了。仰光近郊尚且如此,那麼重災區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情形也就不難想像了。

國際出資國會議上,與會代表顯然也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在最嚴峻的挑戰上,即在災區開展人道救援,而災後重建並不是當務之急。來自聯合國的消息稱,四分之三的災民目前還沒有得到任何救援,大約有兩百萬災民急需幫助。

在本次會議期間,國際社會沒有在提供重建資金方面做出任何實質性的承諾。當然,各國發出明確訊號表示,提供慷慨財政援助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前提條件是,緬甸軍政府必須准許救援人員進入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災區。

而緬甸軍政府的將軍們也爭先恐後地在這一點上做出讓步,承諾允許外國救援人員入境。然而,讓人擔心的是,這類承諾究竟能夠在何種程度上得到兌現。

首批獲准入境的外國救援人員目前只被允許在官方指定的模範難民營工作。至於國際救援人員何時能夠獲准進入真正的災區至今仍然是一個未知數。熱帶風暴過去已經三個星期了,在上述災區,災民們至今未獲得任何形式的救助。有鑑於此,如果要說本次國際出資國會議取得了成功,那也只是相對於緬甸軍政府此前毫不通融的頑固立場而言的。

而對緬甸軍政府的將軍們來說,本次會議當然是成功的,因為他們再一次通過不關痛癢的承諾,緩解了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他們仍然掌握著主動權,他們可以一如既往地控制外來救援物資的形式和數量,也可以隨時中斷合作。

只有緬甸災區的兩百多萬難民獲救之後,有關各方才能真正稱得上取得了成功。鑑於災區局勢的嚴峻,也只有這樣的成功才具有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