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缺電危害中國的繁榮

2011年6月1日

德媒認為,中國缺電問題嚴重,已經影響經濟增長;發電企業多半虧損,是因為國家對電力價格的控制,儘管提高了工業用戶的電價,但是北京出於社會穩定的考慮,不敢提高居民用戶的電價。

https://p.dw.com/p/11S51
Richtfest der Produktionsstätte des chinesischen Maschinenbauherstellers Sany Eingestellt am 04.02.2011
三一重工的一個建築工地圖片來源: SANY Germany GmbH

針對中國存在的嚴重缺電問題,《德國金融時報》5月30日在報導中寫道:"人們對中國電力供應不足的憂慮不斷增加,影響了這個國家的股市。上海證券交易所星期一(5月30日)的上證指數連續8個交易日下跌,根據提供金融數據服務的彭博通訊社分析,這是自2008年12月以來早就開始的不斷下滑。自4月18日達到年度新高以來,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下跌了11%。

去年達到整整10%的迅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從而增加了冷卻的徵兆。除了其它原因外,經濟增長減緩與中國銀行數月來努力抑制通貨膨脹改採取的緊縮貨幣政策有關。……"

該報接著寫道:"此外,還加上7年來最惡劣的電力緊缺。路透社引述負責電網營運的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的消息說,在乾旱的夏季幾個月,由於若干水電站瀕臨停產,缺電量會高達3萬到4萬兆瓦的程度。中國雖然原則上擁有足夠的發電能力,可以供應全國的能源需求,但是由於國家規定的電價控制,發電企業沒有完全負荷。"報導說,中國決定在一些地區提高工業用戶的電價,目的在於,"政府以此來應對主要是燃煤發電企業的巨大問題,這些電廠提供全國供電的75%,從2009年11月電價提高以來,煤炭價格上漲了30%。"

該報引述新加坡大華繼顯有限公司(UOB Ltd Kay Hian)駐香港分析師羅海倫( Helen Lau)對彭博通訊社所說的話:"第一季度中國發電企業的邊際收益平均低於1%,火力發電企業有一半虧損。"

不敢提高居民電價

該報還寫道:"大多數專家因此認為,同樣提高居民用戶的電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樣的措施對北京來說會很棘手,通貨膨脹率現在已經超過5%,由於生活費用上漲,最近幾個月已經發生了零星的抗議。據美國花旗銀行的分析家估計,可能的妥協會是,迫使電網經營企業向發電企業支付更高一些的價格,而不提高終端用戶的價格,但是從而會增加的危險是,冷落對電網進行必要的投資。

"迄今為止,北京試圖迴避這個問題。為了給發電廠弄到優惠的燃料,已經禁止出口柴油,增加進口天然氣。上海市政府考慮在夏天禁止商店使用霓虹燈,此外,對一些耗電量大的企業如鋁廠和鋼廠的供電量已經限制。所以,分析家們預計增長會下降。證券交易公司中國安信證券(China Essence Securities)的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對路透社表示,由於定量供電,本季度的工業生產將會下降0.5%。經紀人公司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Securities)估計,如果從6月到8月的實際供電虧欠3萬兆瓦的話,全年的增長率將會下降0.4%。"

編譯: 林泉

責編: 李魚

(以上內容摘自德語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