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中國問題專家對胡錦濤訪美「不抱期望」

2011年1月7日

胡錦濤訪美在即,中美已經展開互訪,為胡的國事訪問鋪路。中美的媒體也開始就此行發聲。輿論對此次訪問寄望頗高,但華盛頓的多個中國問題專家們卻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和期待。

https://p.dw.com/p/Qob6
胡奧握手(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Landov

美中關係「難以定義」

胡錦濤此次訪美恰逢一非常時期,人民幣匯率之爭,北北韓危機以及劉曉波的諾貝爾獎都顯示出中美兩國在經濟政策,外交政策以及人權問題上的深刻分歧。目前美中關係到底如何定義?本周三在和中國外長楊潔篪的會晤中, 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將其定義為「積極、合作、全面的雙邊關係」,然而學者們對此並不認同。

美國自由派智庫美國進步中心的資深研究員哈奇珍女士(Nina Hachigian)這樣概括美中關係,「美中之間相互高度依賴,難以定義,我們既不是敵人也不是朋友,我們既是合作夥伴又是競爭對手。」

哈佛大學法學院客座研究員, 國際政治學楊建利博士認為,「中美之間是互相需求的關係,同時在根本價值上繼續衝突。在最近幾個月中,歐巴馬政府對中國態度趨於強硬,而中國政府方面,由於劉曉波諾貝爾獎的影響,中國處心打造的軟實力,即其試圖樹立的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國際形象受到徹底衝擊,中國政府正重新尋找自己在國際上的角色。」

中國問題專家對胡錦濤之行「不抱期望」

胡錦濤此行高調搶眼,歐巴馬將對胡錦濤最高規格接待,不僅要在白宮以國宴迎接,還將在故鄉芝加哥設家宴款待。然而,華盛頓的中國問題專家卻對此行的成果不持樂觀態度,在貨幣和貿易兩個關鍵議題上的會談難有實際進展。

美國著名的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史劍道博士對胡此行能否產生實質性成果表示懷疑。「我對胡錦濤此行不抱什麼期望。中方在此行中只想吸引大量的國際注意力,借助盛大的排場為自己的國際形象加分;而美方在中國問題上沒有針對性的政策和聚焦點,所以也難以有所作為。」他認為,由於歐巴馬政府缺乏清晰的對華貿易政策,並且錯誤高估中國對美國經濟的制約力,使得美國在貿易平衡和貨幣的談判上無法得分。

哈奇珍女士則認為,「胡此次美國之行的最重要成果將是兩國重新認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雖然在其他次要領域,如能源領域和恢復兩國軍方合作方面,中美可能會達成一定的合作意向,但我不認為將會有重要協議達成。」她同時認為,美國會得到中國在匯率上的適當讓步,但中國做這樣的讓步可能只是應景之舉。在貿易談判上雙方會有致力貿易平衡的口頭約定,但是難有實質性的成果產生。

北北韓如燙手山芋

在北北韓問題上,美國各派智庫的學者一致認為沒有容易的解決辦法,而且中國在其中的作用並非外界普遍認為的那麼舉足輕重。

美國另一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中國中心研究主任及高級研究員李成認為,「中國在北北韓問題上有兩難,不是那麼容易解決。北北韓是中國戰略上的一個棋子,時局的改變會影響這個中國對外政策的思路,而且中國民眾在這個問題上是比較批評美國的,所以要把它放在這個大環境來看。把北北韓改朝換代不容易,而且也不是中國的利益所在,但是讓北北韓有所收斂,不再使用武力,這是有可能的。」

哈奇珍女士認同北北韓問題的棘手性,「中國希望北北韓暫時維持現狀,北北韓若局勢改變將給中國帶來大量難民,也會造成東亞格局的深刻轉變。與此同時,北北韓的現狀本身就極具不穩定性,北北韓政府舉止任性,很難預測。美國政府一直致力解決北北韓問題,中國政府也需要解決北韓問題, 但困難重重。」

楊建利博士對北北韓局勢的看法是,「中國長期以來利用北韓在國際上製造麻煩,以獲漁翁之利,但是沒想到這個小兄弟給他製造的麻煩比帶來的利要大的多,讓他很頭疼。」 他認為,北北韓並非對中國言聽計從,這個國家一直利用他的貧窮和核武器實驗來要挾其他國家,即使中國政府真想解決北北韓問題, 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中國人權,不可避免的話題

中國人權問題,提還是不提,這一直是個微妙的問題。對此,中國力量華盛頓特區的負責人格蘭先生措辭激烈,「人權問題和世界和平問題密切相關,歐巴馬政府有責任讓中國政府看到這其中的聯繫。中國政府限制中國人民的人權就是對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

楊建利博士認為,歐巴馬若若對胡錦濤私下提出劉曉波及其他在押中國良心犯的問題,會對他們的最終獲釋起到正面的作用。他相信,歐巴馬出於各方壓力,一定會和胡錦濤談到中國的人權問題,並呼籲中國盡早釋放劉曉波。

駐扎華盛頓的人權團體將胡的訪美看成一次表達訴求的重要機會。中國力量將有一系列的動作,包括在華盛頓組織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籌備和中國有關的聽證會,以及游說國會議員對胡的代表團就中國人權問題施壓。另一知名團體對華援助協會表示,他們已在國會積極活動,爭取通過胡錦濤訪美這個機會在推動中國的宗教自由上取得突破。

作者:悠然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