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Sicherheitsstrategie

2010年6月3日

上周美國總統公佈了四年一次的國家安全報告,同時,國務卿希拉蕊 (Hillary Clinton) 也在著名的外交政策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公開發表聲明。一系列精心準備的演說和電視轉播讓美國老百姓逐步瞭解所謂的"歐巴馬主義"。新政策與布希主義相比有哪些變化?對中美關係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https://p.dw.com/p/NgTc
圖片來源: AP

戲劇性的轉變

八年前布希在美國軍事學院發表了國家安全策略,八年後歐巴馬也再次公佈了最新的國家安全報告。地點沒變,內容卻大相徑庭。長達55頁的報告中的關鍵詞是安全,外交發展與合作,擯棄了小布希所強調的反恐作為核心的單邊主義政策。歐巴馬突如其來的表態讓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萊斯(Susan Rice)不禁感慨道:"這確實是一個戲劇性的轉變。"

布魯金斯研究所中美關係專家李成教授透露,美國老百姓現在更關心墨西哥灣露油,國內安全隱患和經濟復甦等實際問題,新公佈的外交政策並不能轉移人們的注意力,但是政界和學術界的大多數表示擁護。現在正值中期選舉,歐巴馬也聽到了很多反對的聲音:共和黨的嚴厲批評,右翼和新保守派人士也認為他太過熱心地在幫美國向世界道歉。李成教授解釋說:"現在大家都不太關心,對於這份安全報告,美國民眾還需要有個慢慢接受的過程。"

《南德意志報》分析,跟布希相比,對於歐巴馬來說國家安全是一個涉及範圍更廣的概念。他認為經濟繁榮才是美國強大的根本保證。所以提出未來五年爭取新增200萬工作崗位,加大外貿出口,以扭轉目前財政赤字過高和貿易不平衡的局面。

反恐不應成為宗教戰爭

最新安全報告中指出,歐巴馬不建議把反恐發展成為世界性的或者針對某種宗教的戰爭。國家安全顧問布瑞南(Joe Breennen)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指明,"我們的敵人並非伊斯蘭教徒或聖戰組織。人們不要給恐怖分子頭目戴上宗教領袖的光環,他們的真面目就是凶手。"

新政策與布希主義最大的不同是美國要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歐巴馬在演說中解釋道:"失去國際合作,美國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尋求國際合作夥伴的多邊外交政策將重新佔有一席之地。

同時,美國政府認為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正是本土的恐怖主義。布瑞南解釋說,因為現在很多美國國內的激進分子到國外接受恐怖組織的培訓,然後密謀回國行動。

當然,美國也將繼續不遺餘力地加強針對基地恐怖組織及其黨羽的打擊,這也是對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其他國家軍事行動的解釋。歐巴馬強調:"殲滅基地組織依舊是重中之重!" 報告中指出"美國仍然是唯一一個可以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國家。"也就是說,在軍事上遙遙領先將成為美國固守的目標。歐巴馬提醒,在外交努力無果的情況下," 我們還是會動用軍事手段"。

多邊外交路線受到歡迎

總體來說,比起布希的一意孤行,歐巴馬的多邊外交政策還是受到許多國家的歡迎,特別是那些不滿布希非友即敵主張的國家又可以與美國重新發展友好關係。李成教授認為新政策對中美關係也有著具體和直接的影響:"報告強調了經濟的合作,美國經濟本身的重整,改變美國的財政赤字,這對中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中國也希望美國經濟有所復甦,以承擔更多他所應承擔的責任,這對美中的經濟貿易非常有益。"

布希曾一直專注於和八國集團以及西歐的合作。但歐巴馬卻認為20國集團的協作才是解決世界性問題的根本途徑。他呼籲將美國的合作對象擴展到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像包括中國在內的金磚四國(俄國,巴西,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亞,韓國。這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甚至表示願意和對美國構成威脅的伊朗和北韓進行接觸。

另外李成教授指出,新報告提到在能源發展,氣候變化,網路安全等方面的全球範圍合作,這對未來幾年的美中關係也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在這個文件裡出現了十多次或者更多,我沒有數過,據說十幾次,而且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這是歐巴馬就任以來的第一次安全報告,雖然這是他執政以來最重要的對外關係文件,但是李成教授認為,現在談歐巴馬主義成型還為時過早。

作者:安靜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