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政府推遲公佈外匯報告

2010年10月16日

美國政府做出決定,暫緩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激化衝突。美國財政部周五推遲了公佈外匯報告的計劃,這樣,可能是16年來首次將中國正式指責為"貨幣操縱國"的決定也被推遲。

https://p.dw.com/p/PfhT
美國推遲作出中國是否為「貨幣操縱國」的決定圖片來源: AP

美國政府認為,在11月11日舉行20國峰會之前先等待一陣最為穩妥。由主要工業國家和新興國家參加的20國韓國峰會可以為消除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做出貢獻,這次聚會能夠為在這一領域取得進步提供契機。美國財政部說,這裡涉及的不光是美國和中國。貨幣事宜也將是11月3日和4日舉行的亞太國家首腦會議的議題。

美國財政部在談到推遲公佈半年度外匯報告的原因時,提到人民幣最近的升值表現。周五,人民幣對美元的兌換率再創新高。這樣,自今年6月中國放鬆人民幣對美元的掛靠以來,中國貨幣價值上升了2.8%。美國財政部認為,如果這一速度保持下去,將有助於修正被國際貨幣基金譴責的"人民幣被低估"的做法。美國財政部部長蓋特納對中國今年9月初以來加速人民幣升值的行動"表示肯定",他說,重要的是將這一行動繼續下去。自9月2日以來,人民幣升值的速度超過每月1%。

歐巴馬避開同中國的對峙路線

路透社的報導對此評論道,美國政府的做法,讓歐巴馬總統在國會中期選舉前避開就中國貨幣事宜作出決定。歐巴馬力求避免在同中國的爭執中走上一條針鋒相對的對峙路線。作為美國最大債權國的中國已對美國發出了警告,不要為自家的經濟困境尋找替罪羊。在貨幣問題上,歐盟同美國都譴責中國人為壓低本國貨幣價值,以為商品出口創造有利條件。假如正式稱中國為"貨幣操縱國",那麼美國為中國出口產品增設懲罰性關稅便易如反掌,不過,雙邊的貿易大戰也將由此激化升級。

最近出現的一系列貨幣糾紛讓人有理由產生憂慮,即貨幣爭吵升級為貨幣戰爭。亞洲經濟強國日本和韓國先後在國際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其目的是將本國貨幣價值保持在較低的水準。拉美工業新興國家巴西則動用對外國投資實施高稅率政策,以確保本國貨幣不升值。而美元本身新近也出現繼續疲軟的現象,原因同美聯準宣佈未來將繼續放寬貨幣政策有關。周五,歐盟央行首席經濟師施塔克(Juergen Stark)對此發出警告說,壓低匯率的競賽將帶來新一輪貿易障礙,並有可能將世界經濟再次引入衰退。

綜合報導:李魚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