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聲納事件餘波未了 澳洲拉印度抗中

2023年11月22日

針對先前澳洲潛水員疑似遭中國聲納攻擊的事件,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是否曾當面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抗議,正在澳洲國內引發質疑。有專家認為,澳洲正在為與中國改善關係而付出代價。

https://p.dw.com/p/4ZHwz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11月6日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資料照)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11月6日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資料照)圖片來源: Lukas Coch/AAP/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週一(11月20日)就中澳衝突事件首度作出回應。他在接受天空新聞(Sky News)採訪時說,此事已通過適當的外交渠道「非常明確地」提出。但他不會談論「與任何領導人的場外私下會晤和討論(的內容)」。

針對先前爆發的澳洲海軍一位潛水人員,疑似因中國海軍發出聲納脈衝而造成受傷後,雖然中國政府否認此事,但關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是否曾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前,向中方提出抗議的問題,正在澳洲餘波蕩漾。

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袖峰會前的11月14日,當時澳洲皇家海軍「圖文巴號」護衛艦(HMAS Toowoomba)的一名潛水員,正在清理螺旋槳上的漁網,此時附近的中國軍艦開始發出艦載聲納脈衝,很可能導致了該潛水員的耳朵受傷。

阿爾巴尼斯在節目中說,「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我們以適當的方式提出了這些問題。」但阿爾巴尼斯沒有透露澳洲政府是何時向中國提出了澳方的看法,也沒有透露向中國的哪個單位或個人提出。

此外,阿爾巴尼斯說,這起事件對修復兩國關係的努力有害無益。隨後,澳洲多家媒體曾多次試圖詢問澳洲政府相關部門,阿爾巴尼斯會中是否曾向習近平提出此事,但澳洲政府拒絕就此事做出明確回答。

而針對該起事件和澳方的不滿,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週一(11月20日)則指責,「澳方言論與事實完全不符,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澳方提出嚴正交涉」。

中國與澳洲海軍的「衝突」又添一樁,圖為2022年8月6日中國海軍繞台軍演中的中國海軍士兵(資料照)
中國與澳洲海軍的「衝突」又添一樁,圖為2022年8月6日中國海軍繞台軍演中的中國海軍士兵(資料照)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Xinhua News Agency

專家:澳洲正在付出代價

雖然阿爾巴尼斯與習近平在APEC期間詳細的會晤內容,不為外界所知曉。但澳洲部分政界人士和媒體人都認為,當中澳兩國領導人稍後在舊金山舉行會晤時,阿爾巴尼斯似乎沒有向習近平提及此事。

《澳大利亞人報》報導,澳洲反對黨領袖達頓 (Peter Dutton) 指責,阿爾巴尼斯先前在與習近平會面時,並沒有坦率地討論北京在國際水域使用聲納脈衝的問題。

對此,澳洲坎培拉大學研究員格拉坦(Michelle Grattan)週一(11月20日)在網路公共政策討論平台「對話」(The Conversation)上發表文章指出,根據先前的聲明,「聲納事件」應該已在適當層級得到處理。但阿爾巴尼斯面臨兩個問題:「他是否曾向習近平提出此事,以及是否公開表明他已經這樣做了」。

格拉坦指出,阿爾巴尼斯應該澄清他是否曾與習近平談論過這一事件,不僅是為了透明,也是為了表明澳大利亞政府的對華政策,是否向他先前所說的那樣強而有力。

格拉坦說,「如果阿爾巴尼斯確實提出了這起事件,為什麼不說出來呢?」。而如果「(阿爾巴尼斯拒絕公開談論此事)只是為了避免冒犯中國人,這是不可接受的」。

澳洲一些政治人物和媒體人批評阿爾巴尼斯沒有坦白與習近平的對話內容,圖為澳洲反對黨領袖達頓2月14日在國會發言時(資料照)
澳洲一些政治人物和媒體人批評阿爾巴尼斯沒有坦白與習近平的對話內容,圖為澳洲反對黨領袖達頓2月14日在國會發言時(資料照)圖片來源: Martin Ollman/Getty Images

澳洲麥考瑞大學安全研究和犯罪學系的資深講師拉維娜‧李(Lavina Lee)週三(10月22日)在《日經亞洲》發表評論指出,中國海軍這項故意的行為,很難證明北京正在真正尋求與澳洲建立友好關係的新時代。

李說,阿爾巴尼斯的政府可能會慶賀自己恢復與中國的高層會議,但這本身不會帶來與北京的更穩定和可預測的關係,也不會提高澳洲在盟友和夥伴中的地位。

李說,鼓勵澳洲企業對過去中國的貿易障礙既往不咎,而且無視過去兩年中國政治經濟變幻莫測的教訓,「顯然是愚蠢的」。

她還批評,阿爾巴尼斯的行動也與澳洲宣稱的與美國和其他盟國一道「降低風險」、以減少在關鍵領域對中國的依賴、並應對潛在經濟脅迫和經濟脆弱性的承諾相矛盾。

澳洲外長:中國前所未有的軍事現代化

路透社報導,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週二(11月21日)表示,澳洲國防人員的安全和福祉是坎培拉的「首要任務」,澳洲希望所有國家以安全和專業的方式運作軍隊。

黃英賢在與印度外長蘇傑生(S. Jaishankar)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說,「這些事件發生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和國際水域,澳洲的原則立場是,我們希望所有國家,包括我們自己,以安全和專業的方式運作軍隊。」

她重申了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週一的主張並表示:「在我們認為,在中國海軍驅逐艦發生不安全和不專業的互動之後,我們已向中國當局提出了嚴重關切。」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此前曾反駁事件發生在「日本專屬經濟區的國際海域」的說法,稱「中日在有關海域沒有劃界,不存在中方軍事活動位於或者進入日本專屬經濟區的說法」。

《印度時報》報導,週一,澳國防部長馬勒斯 (Richard Marles) 在印度表示,中國是印度和澳洲「最大的安全焦慮」,並強調兩國需要合作。他說,印澳「共享海洋」,從這個意義上說,印澳是鄰居,而現在則是「兩國合作的最重要時刻。」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週二也在印度表示,在中國前所未有的軍事現代化過程中,澳洲與印度的戰略關係對於世界力量平衡非常重要。正在新德里參加兩國「2+2」對話,即兩國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對話時黃英賢警告,中國一直在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規模進行軍事現代化。

黃英賢還說,「印太地區需要夥伴關係,以確保自由和開放的秩序,並確保它不被任何大國主宰。這是一個以主權為基礎的地區願景」。

(綜合報導)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11月6日與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共同走訪北京天壇(資料照)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11月6日與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共同走訪北京天壇(資料照)圖片來源: Lukas Coch/AAP/dpa/picture alliance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