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胡錦濤非洲考察之旅

2006年4月28日

南德意志報把正在進行中的胡錦濤非洲三國之行稱為「考察之旅」,認為此行是為了考察與非洲做生意的機遇,填補西方在非洲留下的空白:

https://p.dw.com/p/8K0B
中國在奈及利亞的外援圖片來源: AP

「北京有向非洲發展的巨大慾望。這並非出自意識形態的考慮、更多是由於具體的原因。中國認為,政治上和經濟上把這個貧窮的大陸更緊密地拉到自己一邊有很多好處。西方頑固堅持非洲是『毫無希望的大陸』等老一套說法,而中國則目標明確地採用實用的做法。它的行李中沒有意識形態的負擔,它公開宣傳自己的商業利益並說明貿易對非洲的好處。與英國和法國不同,中國沒有帝國主義的傲慢歷史,不會因此受到嫌疑。」

最近十年來,中非貿易增加了十倍,中國在非洲成了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第三大投資國。南德意志報的文章指出,中國在非洲有巨大的能源利益:

「因經濟大幅增長,中國幾乎無法滿足對新能源的飢渴。沒有非洲的資源,中國難以為繼。中國近四分之一的石油進口來自非洲,所以胡錦濤訪問奈及利亞、簽訂新合同就不足為奇了。中國的能源市場變小了,但是中國人在非洲與西方競爭對手角逐寶貴的原料最為容易 。

最為容易的當然是在象蘇丹這樣嚴重侵犯人權、在西方幾乎沒有朋友的國家。北京在聯合國安理會使喀土穆免受巨大壓力,充當蘇丹的保護國,從而保障了石油交易的最佳機遇。北京一再製止了嚴厲懲罰蘇丹政權的計劃。如果偶爾做一次讓步,例如現在同意對達爾富爾的戰爭販子實行少量制裁的話,也只是為了向西方做出姿態,並不表示政策發生了急劇變化。

北京把不干涉別國內政作為指導原則,中國想以此避免惹火燒身。北京與喀土穆的緊密同盟是中國的非洲政策中最黑暗一頁的象徵。」


中國是非洲軍火第二大供貨商

南德意志報文章指出,中國向非洲大量出售軍火,向非洲內戰國家的交戰雙方提供武器,在非洲成了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武器供給國。文章最後寫道:

「在非洲,西方努力把提供援助與民主、透明度、良好執政等價值觀結合起來,而中國向非洲的進軍很可能破壞這樣的努力。德國的非洲問題專家圖爾擔心,中國的戰略可能使非洲脆弱國家更為容易發生危機。不過歐美也不能問心無愧地指手劃腳,因為象沙烏地阿拉伯這樣向西方供應石油的國家也並非是民主的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