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英特爾大連建新廠,兩大晶片商冷落歐洲

2007年3月27日

本周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陽光明媚,但是歐洲的半導體晶片行業卻陰雲密佈。先是晶片業老二AMD威脅將新廠不設在德國德勒斯登而是設在紐約,然後就是業界老大英特爾拋棄在愛爾蘭的生產基地,宣佈在中國大連建設新廠。

https://p.dw.com/p/A9kA
這種300毫米的晶圓今後會產自大連圖片來源: AP

德國薩克森州長米爾布拉特(基民盟黨籍)周一(3月26日)對媒體說,由於政府資助額的差別太大,世界第二大晶片商、美國的AMD公司打算把下一個新廠建在紐約,而不是設在德國德勒斯登市的半導體晶片生產園區。如果在德國興建新廠,AMD從歐洲人那裡能拿到的政府資助是3.65億美元,而如果改在紐約,AMD則可指望拿到美國國家資助10億美金。

如果說AMD還只是在威脅歐洲人,它的對手英特爾(Intel)則以實際行動拋棄了歐洲。也是在周一,英特爾正式宣佈投資25億美元在中國大連建立全300毫米晶圓工廠。晶圓是生產微處理器CPU的主要原材料,英特爾的最大晶圓海外生產基地是設在愛爾蘭。英特爾在全球有七家米晶圓生產工廠,其中有五家設在美國本土,一家在愛爾蘭,一家在以色列,大連將是它的第八家,也是英特爾在亞洲和發展中國家修建的第一座晶片晶圓製造工廠。

亞洲不僅僅是勞動力低廉

AMD和英特爾冷落歐洲的原因是,美國和亞洲才是晶片業的大市場,那裡的政府對行業的支持更為慷慨,也有著大批的素質一流的專業人才。德國電器電子行業協會甚至悲觀地認為,幾家大晶片廠將來不大可能在歐洲建新廠了。

在地理上貼近市場、勞動成本低廉、高素質專業人才多、投資條件優惠,這些都是亞洲吸引英特爾的比較優勢。不過,薪水成本在亞洲也有上升的趨勢。歐洲半導體業協會預測,到2010年,也就是英特爾在大連的新廠按計劃建成投產的那一年,中國的小時薪水成本將上升到3.6歐元,在馬來西亞上升到8.3歐元,韓國8.6歐元,而相比之下日本是40歐元,德國是41歐元。另外,中國目前有著大量的「物美價廉」的高素質工程師人才,而歐洲尤其是德國則缺乏電子和機械等工程師人才。

國家鼓勵投資的政策也是影響晶片業廠商投資的重要因素。在美國和亞洲,政府在鼓勵投資上態度更積極和靈活。例如在中國,外資晶片商可以頭五年免納所得稅,之後的五年所得稅率優惠一半。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和韓國也有類似的政策優惠。

歐洲半導體業協會曾把一個「模型企業」放在不同的投資環境下進行負擔和減負計算,得出的結果是,同一個模型企業,在韓國五年內淨利潤達到14.3億歐元,而在德國則只能達到6.53億歐元。歐洲半導體業協會因此倡議,歐洲的政治家們應該採取措施促進訊息通訊業,例如通過稅收上的優惠政策來扶持研究、發展和創新。該協認為,歐洲的潛力是巨大的,可惜被利用得太不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