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落入中國人手中的德國公司

Hannah Geisen/Johannes Neudecker2015年4月1日

中國公司對德國企業的收購熱潮依然不減。被收購的企業境況如何?中方的影響力有多大?

https://p.dw.com/p/1F16i
Symbolbild Deutschland Maschinenbau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企業家早就發現了德國市場。據德國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業務部負責人 彼得‧奧托(Jens-Peter Otto)說,自從2010年以來,中國公司對德國公司的收購顯著增加。據德國商報報導,今年以來,義大利的傳統企業倍耐力公司(Pirelli)也以71億歐元的價格易主,從而使中國國有企業中化集團公司從義大利Camfin控股公司手中收購了26,2%的倍耐力股份,成為倍耐力最大的單一股東。雙方簽約夥伴決定從現在開始合作經營由中化集團公司佔主導地位的新的競投公司。

中國-金融危機的救星

中國颳起的收購外國企業風最近幾年也刮到了德國,而且這股收購風還會繼續刮下去。在奧托看來,許多德國公司因金融危機財政拮據。而經濟實力雄厚的中國人在這期間拯救了許多瀕臨破產的企業。如今他們在德國看到了利用其技術革新和高科技改造自己產品的機會。中國市場專家奧托認為,中國的產品更多的面向大眾市場時,德國則能夠根據客戶的要求小批量生產,甚至量身定做。德國公司大多數能夠生存下來完全歸功於盡人皆知的革新。對失去工作崗位的擔憂是毫無道理的,奧托說,「我們看到的是工作崗位不僅得到保障,而將會增加。」

Waldrich Coburg Werkzeugmaschinen
中國收購德國瓦德裡希科堡公司圖片來源: Waldrich Coburg

失敗源於語言障礙?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發表了一項針對這一問題的調查報告。從總的情況來看,每個收購情況都有些不同,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和風險。一般情況下,跨文化合作和語言障礙是經常遇到的問題。但是根據許多的評估結果,這樣的收購從另一方面來說可以令雙方獲益,為雙方相互進入對方市場提供了便利。此外,中國人可以使用通過收購獲得的先進技術來生產自己的產品。

收購的典範

尤其是機械和工具製造行業是最受中國人青睞的投資領域,對此奧托和德國瓦德裡希科堡(Waldrich-Coburg)公司經理貝克爾(HubertBecke)看法一致。被中國人收購的德國公司中,幾乎三分之一屬於機械和工具製造行業。 位於巴伐利亞州的瓦德裡希科堡(Waldrich-Coburg)公司是德國一家大型工具製造商,10年前就被中國人收購。公司經理貝克爾總結了公司被收購之後的優勢。他說:「我們為公司進行更多的投資,繼續推動了公司的發展,擴大了對產品的研發。對於我們的客戶來說,如今我們成為他們比從前更值得信賴的夥伴。」 「公司被收購之後有益無害。我們甚至成為收購的典範。」

影響不大 很多自由

對於中方對被收購企業的影響力,專家們也都看法一致。例如被收購的瓦爾德裡希科堡公司只是在年初商定好框架條件。極少有企業感覺中國投資者施加著很大的影響。奧托甚至瞭解到,有些德國夥伴由於對行業比較瞭解,因此成為中國母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代表。由於公司被收購後仍繼續在德國使用德國的專門設備進行生產,因此產品品質也未下降。

Waldrich Coburg Hubert Becker
德國瓦德裡希科堡公司經理貝克爾圖片來源: Waldrich Coburg

中國人做法合理

德國瓦爾德裡希科堡公司對中國人熱衷於收購外國公司表示理解。該公司經理表示:「中國曾經是世界加工廠。現在讓人感到震驚的是,中國現在也要向前邁進。這是一個完全正常的過程。作為世界最大的一個民族,中國人也有權這樣做。未來他們將在世界上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對這種狀況將有很多人難以適應。」

現在,倍耐力公司也必須順應這一正常的過程。據德國商報報導,中國化工集團做出的長遠規劃是,對這家義大利輪胎製造商重新進行整編,將部分公司部門合並到自己的國企。根據規劃,倍耐力今後將分為兩部分,既生產最高檔輪胎,也生產工業用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