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西方應該反思!」

施泰芬‧萊德爾2007年8月15日

因有關穆斯林先知默罕邁德的漫畫而引發的糾紛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為人們淡忘。神學家漢斯‧屈恩認為,西方對這一事件也負有責任。在接受德國之聲網路部施泰芬‧萊德爾採訪時,他要求西方世界反思這一問題。

https://p.dw.com/p/BUeL
瑞士人漢斯‧屈恩是神學家和批評教會的人士,是宗教間對話倡導者圖片來源: Steffen Leidel

德國之聲:在許多阿拉伯國家,有關默罕邁德漫畫的暴力抗爭仍在繼續。現在,談論薩謬爾‧亨廷頓「文明衝突論」這一論點又多了起來。他的論點得到證實了嗎?

漢斯‧屈恩:沒有。他的論點現在和未來都是錯誤的。不同文化之間本身並不進行戰爭。但是錯誤的政策能使這一論點成為現實,成為這一論點自我實現的預言。如果西方繼續執行導致穆斯林情緒上漲的政策,將會出現危險的升級。

您是想說,西方對暴力的升級也負有部分責任嗎?

我首先要說的是,我譴責這些暴力行為。我認為,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粗魯的言談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但是,西方迫切需要進行自我反思,要承認犯了許多錯誤。

Mahmud Ahmadinedschad lehnt UN-Ultimatum ab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圖片來源: AP

究竟做錯了什麼呢?

在阿富汗,沒有動用警察,卻進行了一場可以避免的戰爭。在伊拉克,我們面對的是一場違反國際法、道德上站不住腳的戰爭。在車臣,仍在繼續加強政府的鎮壓機器。在中東,數十年來,對成立一個有生命力、聯成一體的巴勒斯坦國家一拖再拖。看到這一切,我們對今天伊斯蘭世界無限失望和憤怒以及隨時可能爆發的形勢就不會感到吃驚了。

現在的暴力活動因有關先知默罕邁德的不同漫畫而引起。畫這些漫畫的人是否走得太遠了?

我不想在這裡對媒體做籠統的批評。就這個問題,有一些很好的評論,許多往往具有自我批評的含義。但是,我必須指出,新聞自由中也包含新聞責任。我為由前德國總理施密特領導、由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組成的國際行動理事會制訂了新聞界義務聲明,其中第14條寫道:「媒體的自由同時對新聞報導提出了必須對精確性和真實性承擔責任的要求。必須始終避免有損人的身份和尊嚴的轟動性新聞報導。」當時,許多新聞組織反對這一聲明。現在表明,在新聞自由的同時,必須強調新聞責任。

畫漫畫的人是否沒有重視自己的新聞責任?

它們一下子侵犯了好幾個禁區。伊斯蘭教反對宗教中使用人的形象,不用圖形來表現先知,這是為了避免任何濫用偶像的現象。如果現在用漫畫表現先知,把他與恐怖主義標誌和現代化武器結合在一起,那就走得太遠了。如果說對誣蔑個人和組織的行為可以用刑法追訴的話,否認對猶太人種族大屠殺的人被送上法庭就是一個例子,那麼同樣不可以任意濫用宗教象徵。這不僅適用於先知默罕邁德,也適用於耶穌‧基督。我「納撒勒的耶穌」這部影片的輕率和無恥經常感到惱火,它走得太遠了,迫切需要反思。

Feuer und Flamme für Toleranz und Respekt
因漫畫事件,2006年6月丹麥駐黎巴嫩大使館遭到焚燒圖片來源: AP

阿拉伯世界也需要進行反思嗎?那裡存在著對話的意願嗎?

阿拉伯世界迫切需要反思,這種反思實際上也在進行之中。請看一看土耳其的發展。最近幾年,那裡發生了許多積極變化。儘管如此,不管古蘭經對暴力問題的態度如何,穆斯林世界當然必須談論這個問題。我寫的論伊斯蘭一書中,這一問題佔了很多頁的篇幅。但是,只有西方政策清除其雙重性的特色以後,這樣的反思才能起到作用。我們不能給極端組織提供這樣的口實:「你們在暴力問題上對我們指三道四,但你們自己在阿富汗、伊拉克、車臣和巴勒斯坦進行戰爭。」

西方應該如何與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例如哈馬斯打交道?儘管哈馬斯在選舉中獲勝,但美國和以色列仍然不想與哈馬斯對話。

我們不能一方面要求進行民主選舉,另一方面卻抱怨取得多數的一派並不是我們想要的一派。對伊拉克來說也一樣。我們至少要認識到這一點,不能一開始就說:「我們不與這一派對話。」

這麼說,應該與哈馬斯談判?

Bürgerkrieg im Gaza-Streifen
加薩地帶的哈馬斯武裝分子圖片來源: AP

就像當年與阿拉法特談判一樣,今天也可以與哈馬斯談判。首先不應發表負面的聲明,應該先等一等。應該先分析一下,我們在與誰打交道,這個組織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一開始就排除談判可能性,那麼就會立於很不利的位置,因為早晚得與他們對話。

外交部發言人葉格爾說,西方正在成為「伊斯蘭世界艱難地找回自我過程」的見證人,他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他說得對。伊斯蘭正處於巨大的變革過程中。伊斯蘭在許多方面停留在中世紀的教義之中,目前正在面對伊斯蘭宗教改革和伊斯蘭啟蒙時代的到來。如果西方對伊斯蘭世界指手劃腳、對他們提出條件、指責穆斯林,要求他們進入21世紀,那麼西方就犯了錯誤。這對穆斯林沒有好處,他們更需要的是合作。為推動對話,德國政界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同時,布希政府放棄了溫和的伊斯蘭。例如,他把前伊朗總統哈塔米列為邪惡軸心,並聲稱,哈塔米並不比其他人更好。當年,我曾與前聯邦總統約翰內斯‧勞和圖賓根的教授范‧埃斯一起與哈塔米在魏瑪進行過對話。現在人們感到吃驚的是,伊朗今天的當權者是艾哈邁迪內賈德這樣的狂熱分子。

面對當前穆斯林世界這樣火爆的形勢,最需要做什麼呢?

首先要冷靜,要思考。應該問一問,暴力爆發的根源在哪裡?最急需的是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註:瑞士人漢斯‧屈恩是神學家和批評教會的人士,是宗教間對話倡導者。1979年,因他對教皇的絕對正確表示懷疑,梵蒂岡收回了給予他的教學授權。去年秋天,教皇本篤十六世邀請77歲的屈恩進行了一次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