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西方知識分子該如何看待今日中國?

2011年5月10日

英國筆會在倫敦組織了反對中國文字檢查制度、要求釋放在押作家和藝術家的朗誦會。西方國家已舉辦了許多類似活動,但在主流中產社會,並沒有引起極大的重視。

https://p.dw.com/p/11DHG
究竟有多少中國作家身陷囹圄?

本周一(5月9日),英國筆會副會長笛帕哈提(Sahlil Tripathi)強調說:雖然一個國家一次朗誦活動未必會起到什麼作用,但西方社會的方方面面如果都能參與到批評中國政府無視人權的聲援中來,那份量就不一般了。生活在英國的國際筆會中國籍理事楊煉認為,這多少有些一廂情願的味道。不必說西方從中國生意中獲得重大利益的企業界,不會對呼籲中國關注人權有太大的興趣,就是一般西方知識分子。在楊煉看來,也更多地為中國的所謂"經濟奇跡"所吸引:

"上到不管是官富還是商富的階層,下面到最底層的老百姓,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裡,物質生活本身有所改善;這個是不可否認的。尤其是在西方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的這種經濟的成功似乎就更醒目。"

作為英國筆會負責繫獄作家營救工作的笛帕哈提(Sahlil Tripathi)在強調了英國知識分子強烈要求釋放劉曉波和艾未未的同時,的確也提出了西方社會也應該看到中國在經濟上的成就,繼續和中國的生意。唯有一種生意在他看來,是做不得的:

"比如負責網路监視軟體開發的企業,他們可以幫助中國政府監視網上異見人士活動,不管是網上網下,當然不能和中國做生意。但假如你是做T恤衫的,做機器設備的,做娛樂玩具的,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要放棄這樣的生意。"

但在國際筆會理事楊煉看來,事情遠遠沒有這麼簡單。西方知識分子面對中國當局的強硬表現出來的不知所措,還另有原因:

"不是在經濟開放的情況下,帶來政治上思想上的自由;而是恰恰相反,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高壓和專制,來表現他們的強硬;這樣一種情況,也讓西方知識分子感到不知所措。本來經濟發展,應該產生精神上的寬松和自由度。但在中國情況下,似乎正好相反。 "

引人注目的是:不僅英國筆會和剛剛在德國英格爾施塔特(Ingolstadt)結束了自己年會的德國筆會,而且2010年授予劉曉波諾貝爾和平獎的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也在自己的祝詞中特別強調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寬容之間,必須切合。這種普遍存在於西方知識界的推論,在楊煉看來有著它致命的弱點:

"在中國人為政治造成的廉價勞動力,同時在給西方的公司創造在西方連作夢也不可能想像的利潤。這種超額利潤,實際上又是在給尤其是經濟危機中的資本主義輸血。西方不管是就業也好,國家的GDP或者經濟的收入,或者通過福利系統落實到西方的某種學術文化和知識界,實際上都在中國的骯髒的權力和金錢系統中間分一杯羹。"

作者:一通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