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西藏遊牧民定居 面臨經濟文化衝擊

葉宣/石濤(法新社)2016年3月26日

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西藏牧民放棄遊牧,進入村鎮定居。他們的生活變好了嗎?法新社記者走訪了一個移民村。

https://p.dw.com/p/1IHXm
Fotoreportage in Tibet (Ausschließlich zur Verwendung Reportage Sean Gallagher)
圖片來源: Sean Gallagher

(德國之聲中文網)洛桑(Lobsang)和他的妻子幾十年如一日在青藏高原上過著遊牧生活,放牧羊群和犛牛,直到幾年前他們響應政府的號召放棄自己的牲口改為定居生活。

現在這對四十多歲的夫婦生活在距離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約一小時車程的一個移民村,一排接一排外觀一致的藍頂灰牆的水泥房。"自從我們搬到這裡來,一起都改變了",洛桑的妻子扎西(Tashi)說,"我們的錢用完了,洛桑找不到工作,酒喝得越來越多。"

中國政府表示,藏區的城鎮化會推進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改善遊牧民的生活條件,還能更好地保護環境。 同意搬遷的居民將獲得城鎮戶口,在住房、醫保和就學方面,政府免費提供或給予高額補貼。

但批評者指出,這是一種一刀切式的辦法,許多牧民沒有像官方許諾的那樣過上好日子。2000年代初,政府曾推行自願的部分定居,即讓老人和孩子進城,青壯年牧民則繼續保留傳統的遊牧生活方式。而目前的城鎮化政策則沒有這麼靈活。

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Erasmus University)社會學研究所的菲舍爾(Andrew Fischer)對法新社說:"現在對牧民採取一概搬進移民村的政策,認為這對他們有好處。"他指出,這會帶來失業、酗酒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靠什麼生活?

在洛桑居住的移民村裡,一些居民抱怨自己沒有就業和獲得一技之長的機會。42歲的卓嘎(Dolkar)對記者說,他現在還沒有找到固定工作,很後悔兩年前賣掉了最後兩頭犛牛。"本來覺得這是一大筆錢,可沒想到城裡的東西都這麼貴。"

Tibet Plateau Flash-Galerie
圖片來源: AP

牧民在城裡能找到的工作收入都很低,比如作建築工和清潔工 。但不少以前生活自足、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牧民不願干低三下四的工作。

菲舍爾說,只有在有足夠就業機會的情況下,讓牧民進城才會給他們帶來好處。"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市場上擺攤賣餃子。如果沒有工作,進城後生活也不會有改善。"

易於政府控制管理

批評者認為,藏區城鎮化的目的之一是便於政府控制管理。2000年以來的統計數字顯示,藏區城鎮居民的人口增長了近60%。5年前,官方開始推廣所謂的"幹部駐村"。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曾表示,每個村莊都應成為抵禦、打擊分離主義滲透的"堡壘"。

人權觀察組織的中國分部主任裡查森(Sophie Richardson)表示,城鎮化使得原先分散的牧民集中起來,而居民對政府的依賴性更大,總之變得更易於控制。

環保專家也指出,定居政策不能有效保護草場,反而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停止使用草場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內蒙古農牧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的專家孫傑說,在草場上放牧是一種自然的生態循環,土壤和植物的健康生長需要有吃草的牲畜。否則會有外來草種入侵,改變土壤的自然特性,加速水土流失。

住進新房、用上自來水的牧民的民族認同感也受到挑戰。有人抱怨孩子在學校裡只有漢語教學。" 我的孩子以後就不會知道我們的歷史、不會瞭解西藏的傳統",6年前搬進新居的牧民多傑(Dorje)說:"我的孫子輩大概不會知道我曾是個受人尊敬的富裕的人,他們將只見識貧困。"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