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德國希望重新開始爭論

2017年9月24日

對於德國來說,這個選舉日是一次清算。右翼民粹政黨首次進入議會,而梅克爾總理則遭受了沉重打擊。德國之聲總編Ines Pohl評論如下。

https://p.dw.com/p/2kcsm
Bundestagswahl 2017 | CDU - Anhänger in Berlin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T. Schwarz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屆德國大選結果釋放了一個明確的訊號: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在這場角逐中,有兩個明顯的失敗者:社民黨和梅克爾。社民黨的得票率僅為20.8%,跌到了歷史性的谷底,而總理所領導的黨團則損失了差不多九個百分點的支持率。這簡直是一場土石流般的災難--要是在正常時期也許就應該考慮辭職了。但是現在德國並非處在正常時期。尤其選項黨的成功最能證明這一點,該黨以超過13%的得票率進入聯邦議院。這也是自從聯邦德國成立以來,首次有一個右翼民粹主義進入德國議會。

德國已經面目全非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清算。隨著周日這個選舉日的落幕,德國已經變成了另一番模樣。這絕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但也(暫時)還不能算是一場災難。它給我們帶來了一項挑戰,而最終迎接挑戰的是民主制度。從全世界範圍的比較來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德國會成功應對這項挑戰。也許當議會裡再次出現圍繞最佳論據的爭吵,也是會有其積極之處的。而且再也不會由於反對派的失靈而出現總理強勢執政的局面了。

這也是這個夜晚所釋放的訊號。

Ines Pohl
德國之聲總編Ines Pohl圖片來源: DW/P. Böll

人們關心的焦點應該是,這些民主派政黨不能被選項黨那些嘩眾取寵的言論帶入歧途,偏離民主的語境。他們必須要抵擋住那些被民粹主義所扭曲的虛假出路的誘惑,尋找解決現存問題的真正答案。而且必須要正視現實,認真看待諸多民眾對於大量難民湧入會使自己的國家面目全非的恐懼。德國必須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輿論探討能力。把恐懼情緒變成禁忌話題,只會使得政治極端力量如虎添翼。

這也是這個夜晚所釋放的訊號。

社民黨決意要當反對黨

目前首當其沖的一大挑戰就是組建政府了。對於社民黨來說,立刻明確宣佈進入反對黨角色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只有這樣,這個黨派才能夠重新找回自我,才有可能發展自己的未來前景。此外,也只有這樣才能阻止選項黨成為德國議會裡最大的反對黨。

遭受沉重打擊的梅克爾進入複雜艱難的組閣談判。她的肩上還擔著如山的重負,因為即使在自己的陣營中,也有很多人認為她和她的難民政策要為該黨災難性的選舉成績負主要責任。而另一方面,全世界都把希望寄託在她的身上,人們期待著她在選舉結果慘淡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擔當西方世界的政治領袖人物之一,並且在她的領導下,德國能夠繼續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穩定可靠的合作夥伴的角色--而且這個德國,是一個開放的、絕對民主的國家。

這是德國基本法所規定的,所有德國公民都要遵守基本法,選項黨也不例外。比如基本法的第一條:人的尊嚴不可觸犯。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