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難民危機——一個世紀的使命

Alexander Kudascheff
2015年12月24日

幾個月的時間裡大量難民湧入德國,這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場面。無論對於德國人還是這些外來的難民來說,都意味著眼前擺著巨大的挑戰。

https://p.dw.com/p/1HShu
Deutschland Flüchtlinge bei Wegscheid an der Grenze zu Österreich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J. Simon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德國至少接納了100萬難民。100萬尋求庇護、尋找新生活希望的人們。100萬人相當於一個大城市的人口規模。他們急需一個屋簷遮風擋雨,他們需要謀生的機會,需要學會德語。兒童可以在幼兒園和學校學習德語,成年人則需要在語言班學習。對於德國人來說,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對於難民而言,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現在擺在德國人面前的是一個至少需要一代很可能需要兩代人才能完成的世紀性使命。

不同的價值觀

這些難民主要來自敘利亞、伊朗、阿富汗和厄利垂亞。他們來自於那些缺少自由的社會和文化。宗教在這些國家和社會往往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在家庭和家族面前個人常常只能做到服從。他們來自家族式結構的地區,國家並不是家鄉的概念,相反,國家是敵人的代名詞。現在他們來到德國,來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這裡個體的意義遠重要於集體,家庭關係鬆散,國家的作用是保障生命的安危,男女是平等的,性愛的權利掌握在個體手中。德國是一個開放的社會。

Kudascheff Alexander Kommentarbild App

在碰撞中雙方都需要做出改變,相互認知相互瞭解,但新移民在這方面可能需要做得更多。他們選擇德國成為自己的新故鄉,他們需要適應德國的風俗和習慣。即便是對他們而言完全陌生的東西,甚至是不喜歡的東西,他們也必須表示出尊重。他們必須適應這裡的生活,當然不應該為此就完全放棄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認同。但不管怎麼說,德國不是敘利亞也不是厄利垂亞。在這裡移民不能像在家裡那樣生活。難民必須讓自己對德國的新生活充滿興趣。

不過德國也會發生改變。聯邦總理說,25年後,這個國家會變得更加開放、新奇、充滿活力,會變得更寬容。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現如今的德國形成已久。儘管如此德國還是會做出改變。一方面德國必須有意識地強調德國社會的現代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學會對外來事物感興趣。伊斯蘭文化並不只是沙裡亞,不只是對婦女的壓迫,不只是遮面的罩袍。這雖然也是伊斯蘭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但是它同樣也是中世紀在歐洲已經衰落的希臘文化的捍衛者,它包含了大量財富、建築、文學和哲學。現在到了我們破除偏見,但是仍帶有批判精神地去接觸這一文化,就像歌德在《東西合集》(West-östlichen Diwan)中所做的那樣。

向謊言告別

德國的難民政策被兩種謊言"綁架"。一個是已經被戳轉的:德國不是移民國家。這種說法早就不成立了。德國充滿魅力,所以才會有移民想來到這裡。第二個謊言是:難民政策就是移民政策,目的是未來解決德國勞動力人口減少的問題。從政治層面來說,這種說法簡直是無稽之談。移民的數量是有限制的,但難民的數量卻是不會被限制的。儘管如此,難民還是必須從語言到職業多個層面盡快融入德國社會。另外從精神層面,他們選擇德國成為實現新希望的國家,他們必須把這個開放的社會變成自己有所親近的社會。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