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話說《赫芬頓郵報》

2013年10月20日

美國最大報社之一的《赫芬頓郵報》,其報導內容由專業記者及部落格寫手分別撰寫。2011年起,該報展開了向外擴張攻勢,其觸角現已成功伸入德國,但這項成果頗受物議。

https://p.dw.com/p/19zsI
赫郵創辦人阿麗安娜. 赫芬頓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赫芬頓郵報德語網路新聞平台近日已經啟動,媒體專家、部落格作者和網友,數月來就此問題爭論不休:有人預見德國新聞事業的行將沒落,也有人對此說不以為然。德語是赫芬頓郵報新聞網站推出的第八個外語版本,另外六種語言將在2014年底以前陸續登網,巴西該是報的下一個目標。

歐巴馬、麥當娜客串撰稿

赫芬頓郵報美國母語網頁取得的成功經驗,將使其外語分支從中受益。阿麗安娜. 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於2005年創建了此網路新聞平台,內容除新聞報導外,部落格文章、網友評論也一並刊登。美国总統歐巴馬或歌星麥當娜(Madonna),都是該平台的客座寫手。德語赫芬頓郵報也沿用母報的運作原則。負責德國赫芬頓郵報網版發行的經理人艾卡特(Oliver Eckert)指出:"huffingtonpost.de(德文版)網頁,一方面提供新聞報導及記者采寫的文章,另一方面也接受讀者發表評論、參與討論,尤其是他們撰寫的文章予以刊登上網。這在德語網路媒體中是絕無僅有的。"

Sängerin Madonna
赫郵客座寫手麥當娜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赫郵" 的新聞報導並非全部由該報記者親自採訪調查,而是將其它網路媒體的報導加工改寫成一篇新的報導。這種所謂的"合成新聞"受到媒體業者的批評。艾卡特表示:"我們的工作非關剽竊,並沒有把別人的工作佔為己有,而是特別註明:本網站新聞報導基本援引其它媒體消息來源。我們首先是歸納和評價資料來源,同時也重視自己進行調查和採訪報導。"

Oliver Eckert Tomorrow Focus Media und Herausgeber der deutschen Huffington Post
德國赫郵網版經理人艾卡特圖片來源: Tomorrow Focus Media

全球讀者七千七百萬

2012年,美版赫芬頓郵報曾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荣誉的普立茲獎(Pulitzer-Preis)。據赫郵表示,今天該報在美國的月登網人數高達4780萬,全球總數為7700萬。德國最大新聞網站《圖片報》的月訪量為1億5千萬,《明鏡》網約為1億8千7百萬。現在赫芬頓郵報進軍全球市場,與在地國的媒體夥伴攜手合作:法國的合作夥伴是《世界報》(Le Monde),德国是網路企業,出版《焦點周刊》(Focus)的 "明日焦點股份公司"(Tomorrow Focus AG)。赫郵德國業務的目標是:5年之內使每月用戶人數達到9百萬,並爭取設於慕尼黑的赫郵分部上升為德國五大新聞門戶網站之一。

David Wood Huffington Post Pulitzer Preis 2012
2012年赫郵普立茲獎得獎人David Wood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贊成數字變革

"艾卡特介紹赫郵德語網頁新聞工作時說:"我們會設置自己的主題,但起始階段的重點是放在推銷產品上。赫郵的視角明確:我們贊成數字化變革,但會正視可能出現的問題,因為數字化涉及的是整體生活領域,包括經濟、社會媒體、文化和政治等。"

Symbolbild Großes Geld durch Blogging
數字化變革影響深遠圖片來源: DW-Montage

德國出版界及其它新聞門戶網站對於新競爭者的出現反應強烈,他們不僅擔心用戶被瓜分,更擔心收入受影響。

據"聯邦德國報業出版聯合會"(Bundesverband Deutscher Zeitungsverleger)表示,將引進60種不同的網路付費模式,以促進未來的網路品質新聞。而赫郵為一免費新聞網,廣告是其唯一的經費來源,隨著網路版圖的擴張,該報為廣告商提供了一個國際促銷平台。

免費的客座寫手

赫郵允許所有網友作為客座寫手上網評論的做法遭致非議:寫手無償工作,而赫郵女創辦人卻能從中獲益2億3千萬歐元 - 2011年,赫芬頓將其企業賣給了美國線上AOL公司,而她本人仍擔任該報美國版總編。

Logo AOL
赫郵易手美國線上AOL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推出德語版赫芬頓郵報,在研究德國媒體文化的格力莫研究所所長(Grimme-Direktor Kammann)卡曼看來,具有"很大的冒險成份"。他認為德國市場無此需求:"德國的品牌紙媒及網媒具有穩定的市場佔有率,而一家進口的網路平台,所提供的基本上是將外來材料加工轉賣的"大雜燴"式產品,它是否能塑造出吸引人的特色,很令人懷疑"。慕尼黑"德國新聞學院"(DJS)校長薩德羅欽斯基(Jörg Sadrozinski)則予以肯定,認為新產品可為媒體市場增添色彩。不過他表示:"新聞報導事關"信任",赫郵首先需在此下功夫。"

少見網路特色

"媒體記者及部落格作者丹尼爾‧費涅(Daniel Fiene)認為,赫芬頓郵報早應啟動德國市場,他認為,傳統德國新聞網頁的內容大同小異, 他說:"他們主要是以自己的紙媒或電視產品為報導依據,具有網媒特性的內容基本上很少見。赫郵模式類似"臉書"(Facebook),除新聞報導外,還刊登許多經編輯部評審過的讀者評論文章" 。雖然如此,費涅認為德版赫郵的處境可能不輕鬆,因為:"與美國網路用戶相比,德國網民對新產品的態度謹慎保留得多"。2004年起,費涅是德國網路雜誌《Was mit Medien》的負責人。

Daniel Fiene Medienjournalist Was mit Medien beim Radio Wissen 2011
網媒記者及部落格作者丹尼爾‧費涅圖片來源: imago

貶值新聞學

如果網路平台將網上最火的材料編輯加工後再回饋讀者,有可能導致某些品牌媒體的重要性逐漸流失。由此衍生的問題是,未來品質新聞還具有多少價值? "德國新聞學院"校長薩德羅欽斯基指出:"無償網路平台的出現,將導致新聞價值的貶損,因為撰寫報導時,最有價值的創意過程不再顯而易見"。格力莫研究所所長卡曼表示:"關鍵在於作為讀者的我們,必須認可新聞產品與緊密的工作強度密不可分,必須給予合理的酬報。其實最後受惠的還是讀者。"

Arianna Huffington Gründerin der Online-Plattform The Huffington Post
赫芬頓在德國市場推廣會圖片來源: DW/K. Prevezanos

作者:Klaudia Prevezanos 編譯:楊家華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