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軍事專家看北韓導彈

2006年7月7日

北韓連續發射中程、短程及遠程導彈引起國際社會極大不安。雖然其中所謂遠程導彈據稱試射失敗,但在北韓中程導彈射程覆蓋下的日本與韓國,都表示出極大不安。

https://p.dw.com/p/8jdG
韓國人抗議北韓試射導彈圖片來源: AP

旅居香港的華裔軍事分析家平可夫從美國和日本的角度分析後認為,美日在很大程度上誇張了北韓在彈道導彈技術上的威力,北韓這次導彈發射,是巧妙地利用了大國之間的戰略矛盾。而美日之所以誇張,是因為它們希望借此強化自己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和美國的國家戰略導彈的防禦體系。這樣,俄羅斯和中國就會進一步感到焦慮,這是北韓這次發射導彈在政治上的考量。所以圍繞這個問題,今後的角力和影響將是世界範圍的,而不僅是一個東北亞問題。

所謂中程導彈,是指以兩極發動機驅動、射程在3500公里左右的導彈。目前,除西方軍事大國與中國和俄羅斯之外,具備這樣軍備能力的還有印度和北韓。日本和韓國固然覆蓋在這個射程範圍之下,但平可夫指出:北韓如果真想威懾日本,除日本本土以外,它還必須能夠對美日軍事指揮系統一體化的基地關島形成現實威脅。

在這個層面上,北韓此次試射失敗對本地區乃至全球軍備發展的影響,在平可夫看來,非常值得關注,因為3500公里射程可以對關島起到很大的阻嚇作用。可是從試射的具體效果上看,在第二級發動機還沒有點火的時候,60秒鐘之內,導彈從軌道上消失。這意味著試射基本上失敗。金正日是一個非常愛面子的人,既然已經失敗,他未來一定會要求確保成功,因為這次導彈試射失敗了很可能使他的戰略計劃受到衝擊。

平壤是否會如此重視射程8000到12000公里的遠程導彈,不得而知,但即便射程在4000公里以內的中程導彈,也足以對在導彈技術上遠遠超過北韓的周邊各大國形成政治影響力,這不僅因為北韓中程導彈趨於成熟,而且也因為北韓領袖金正日個人的地緣政治算計,平可夫說:「金正日是一個很精明的人。他選擇的彈著點不是朝著日本,而是向著俄羅斯外海。從而引起整個歐洲和俄羅斯的焦慮,擴大了國際影響。方向對准阿拉斯加,可是彈著點更接近俄羅斯的水域,而不是日本的水域。這樣做,一來是要防止可能遭到美日彈道導彈防禦攔擊的可能性,因為美國已經在相關水域部署了一艘可能能夠攔截彈道導彈的驅逐艦。二來他想顯示他有能力動用導彈混成力量,就是說從不同角度發射,但同時打擊同一個地區。正因為如此,所以未來中國和俄羅斯圍繞彈道導彈防禦能力,與美國日本的較量會進一步升級。」

如果事情的確如此,中國和俄國將會面對怎樣的來自美國日本的高技術挑戰呢?平可夫從導彈防禦技術入手,分析指出,「美國的六次導彈試射活動,主要針對中國,而不是北韓。這種攔截系統在一百英裡的上空,擊落了導彈。所有假定的前提因此是:來襲的彈道導彈是具備多彈頭能力的,也就是說在多分彈頭導彈尚未分離之前,就要把它擊落。在下一階段要發展的攔截射程,可以達到1200公里。很可能未來攔截的範圍,會逐步朝中國的東風21型中程彈道導彈發展,甚至於有能力逐步地攔截射程在3500到4000公里的所謂大浦洞II型戰略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