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人民就想叫您一聲"習大大"

長平2016年4月27日

有媒體報導中共禁用"習大大"。時評人長平認為,首先是權力結構,其次才是個人性格,決定了個人崇拜必然出現。

https://p.dw.com/p/1IdSv
China Nationaler Volkskongress Präsident Xi Jinping in Peking
圖片來源: 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明報》報導說,中共中央近日下發文件,禁止使用"習大大"來稱呼"習近平同志"。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披露,此指令至少已在政法委所轄媒體及新華社系統傳達。

報導說,這份文件還要求,對"核心"的用法不要泛化,習近平權位的標準表述為"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

今年3月初,美國《明鏡郵報》曾報導說,習近平對黨媒刻意塑造他的個人形象很不滿意,明確要求:不要叫我"習大大"。"第一夫人"彭麗媛也對媒體的阿諛奉承也不買賬,不想當全國人民的"彭麻麻"。

"大大"是中國西北、華北及部分西南地區鄉村方言,意指父親或者父親的兄輩。借助網路"賣萌"之名,"習近平同志"成了全民的父親或伯伯,他的妻子彭麗媛則成了母儀天下的"彭麻麻(媽媽)"。

習近平以"領導小組"的名義重振朝綱,獨攬大權,對"習大大"的各種歌功頌德遍及網路。今年初,多個省委書記表態"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人們擔心狂熱崇拜領導人的"文革"歷史重演。

Tschechien Xi Jinping, Präsident China, Ankunft in Pra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F. Singer

這些報導有兩個方面的暗示:一是中南海內部鬥爭激化,"這個核心"沒有站穩,"習大大"遭到反對。二是"習近平同志"其實比"習大大"思想開明,頭腦清醒,意志堅定,為了把中國人民帶向民主自由的未來,一直同身邊潛伏的各種小人作鬥爭。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認為叫停"習大大"是一個訊號,標誌著習近平個人崇拜之風終於停歇了。

跟海外媒體形成對比的是,作為"黨的親兒子"的新華社,不僅沒有證實"習近平同志"不喜歡"習大大",而且被寫入正式報導的"習大大"並沒有要清除的意思。例如,2015年9月9日教師節,習近平走訪北京師范大學,來自貴州遵義的教師劉軼問:"總書記,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習近平爽快地回應說"YES"。看到北師大同學打出標語"習大大辛苦了",習近平 "會心地笑了起來", "還一直說'好好好'"。

父權與專制同構

我並不因此認為,"習近平同志"不買"習大大"的賬,完全沒有可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正是專制者的通常性格。

和諸多專制政權或官僚體制一樣,官銜和等級在中共體系至關重要。同時,小朋友被引導稱領導人為"爺爺"、"伯伯"、"奶奶"或"媽媽"。這是因為,父權與專制同構,互為表裡。

1958年9月,毛澤東親筆寫信給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建議對領導人"一律稱某某同志",並詳細舉例說,"例如:主席,稱毛澤東同志;總理,稱周恩來同志;林總,彭總,賀總,稱林彪同志,彭德懷同志,賀龍同志。其他,以此類推。"

然而,這並不是什麼中共轉向民主自由的訊號。幾年之後,文革爆發,毛澤東作為全民父親的形象塑造達到高峰,"好兒女"們以"捍衛"他的名義互相殘殺。在小學教科書中,周恩來仍然是"周伯伯",鄧穎超仍然是"鄧媽媽"。

"兒子"把持"爺爺"的權力

鄧小平上台之後,以"功過三七開"的定論,維持了毛澤東的父親形象,只不過就像古代很多皇帝一樣,是一位"晚年犯了錯誤"的父親。鄧小平由此提出"反對個人崇拜",並自稱"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完成了顛覆毛澤東指定接班人華國鋒權力的"合法"論述。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本文作者長平圖片來源: imago/epd

在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保留了毛澤東時代的老規矩,強調"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假如叫官銜,沒有在名義上當過最高領導人的他,垂簾聽政時大概沒有"小平同志"這麼順耳。

不過,"人民的兒子"並不介意人民稱他為"鄧爺爺"。他欽點的中共總書記們,也同時享有"同志"和"爺爺"的稱謂,"兒子"反倒成了他獨佔的殊榮。並非像媒體所塑造的那樣,這是因為他謙虛。事實上,這個"兒子"把持了至少四個"同志"及"爺爺"的權力。

不叫"大大"叫啥呢?

習近平上台之後,"兒子"的陰影逐漸散去,讓他比兩個前任更有機會塑造個人形象。獨攬大權之後,無論他願意還是不願意,個人崇拜都必然產生。和很多分析家看法不同,我認為這首先取決於權力結構,其次才是個人性格。

歷史告訴我們,無論是怎樣的專制者,宣傳機器的任務都是為他塑造個人崇拜的形象。由於這種形象違背常識和人性,它也是自然的"高級黑"。但是,倘若以為宣傳官員刻意"黑"之,不是對專制體制的無知,就是在和它演"雙簧"。

很多支持習近平的國際時尚人士也不滿意"習大大"。在"親民包子秀"之後,習近平在網路間獲得綽號 "包子"--省略了民間這一稱呼前面的"土"字。"習大大"的問世,更讓人覺得這個"土"字不需要提了。

力圖擺脫"人民兒子"鄧小平的陰影,向精神父親毛澤東看齊的習近平政權,最大的宣傳障礙就是伴隨著思想貧乏的詞語貧乏。很有可能,習近平既嫌"習近平同志"過時,也覺得"習大大"土氣,甚至不願意重複老套的"核心",他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稱謂。

至於個人崇拜,跟叫停什麼稱謂沒有關係。惟有改變權力結構,它才有可能不成為禍害。

接受專制教育的廣大人民,發自肺腑地,就想叫他一聲"習大大"。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